今年冬天,知名網絡報料人周博士找到了一個好對手:前知名演員李亞鵬。當然,今天,李亞鵬做的是公益,周博士發難的也是公益。
眼下正迅速壯大邊界的公益圈,內部混沌不清、邊界模糊破碎,如此看來,周博士與李亞鵬捉對掐架,也是再自然不過之事。最核心原因乃在于,今天公益圈的灰色和混沌之處實在不少,規則不清;也在于社會2008年后高歌猛進地推進公益與政府管理能力不足之間的巨大落差。只要這種落差在,公益圈的灰色和混沌就不會少,圈子內外的掐架爭吵、監督與辯白也就不會消失。
“以前我們的政府和法律,面對的是是一小部分公眾的善,現在面對的是大多數人的善,是大多數公民的積極行動。如果將今天迅速成長起來的公益力量形容為洪水,以前用來對應管理的政府和法律的碗已經盛不下了,需要疏導,亟須修法和完善公益法。”一輩子游走在政府與民間公益間的王振耀曾這樣打比方,說明他眼中當前的中國公益現狀。
在此大背景下,再來看周博士與李亞鵬的掐架,或許更能理解其怒指之下的詭辯,笑傲之中的無奈:周博士指責書院中國基金名稱不合規、雙法人身份違規,李亞鵬悄悄更改登記法人;周博士劍指書院中國基金涉嫌與中書投資有利益輸送,李亞鵬一口咬定“沒有關系”;周博士再揭嫣然基金會年報不清,涉嫌借公益斂財,李亞鵬否認,聲稱保留上訴權利……拳來腳往中,對陣雙方都拿不出真金白銀的完整賬面清單。延遲公布基金會年報,或者基金會年報披露不規范,已是公益圈沉疴頑癥,一時半會只怕也難以投醫問藥。國家《慈善法》出臺,更非一日之功。于是乎,一個當今揭黑高手,一個昔日風流俠客,劍來劍擋中,空留下紙面口水橫飛。
書院中國發布會結束當晚,一名受邀嘉賓匆匆離場時邊走邊說:“哪有那么多問題,不就是想制造八卦新聞嗎?”這名嘉賓將全場公益記者生生誤作了娛記,就如李亞鵬當晚群訪環節也將他們誤作了娛記一般:“(關于中書投資公司與書院中國基金)你懂嗎?你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