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組織指中國童裝普遍含有環境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質
童裝“有毒”
去年12月17日,綠色和平在京發布《童流河污—中國童裝重鎮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調查》。該報告稱,在中國兩大童裝重鎮生產的童裝樣品上,隨機抽樣發現殘留有多種環境激素和銻等有毒有害物質,童裝生產用料以及生產流程與成人服裝無異,缺乏有效監管。
去年6月到10月,綠色和平購買了85件產自浙江織里鎮和福建石獅市的童裝樣品,適用兒童年齡范圍從6個月到10歲,送往歐洲和香港的獨立第三方實驗室進行了分析檢測。其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的檢出率過半,有害物質銻的檢出率超過90%,并且在2件樣品中檢測出超過1000mg/kg的鄰苯二甲酸酯,最高的一件含量達到17000mg/kg 。
NPE是公認的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的環境激素;鄰苯二甲酸酯俗稱“塑化劑”,是一種具有生殖毒性的環境激素,與生物生殖器官發育異常和不孕不育有關。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在產品中,經皮膚和口腔與兒童接觸,可能造成健康隱患,同時經生產和洗滌廢水釋放到水體中,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
據了解,織里鎮和石獅市是中國最大的童裝生產地,市場覆蓋全國98%的城市,產品占到全國童裝年產量的40%左右。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童裝出口基地,產品遠銷至歐美、東南亞、非洲以及中東等地。中國紡織行業消耗了全球42%的紡織化學品,主要用于服裝面料生產所使用的染料和助劑。服裝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用到有毒有害的化學品,例如在煮練、染色、后整理等諸多過程中都可能會使用環境激素NPE,而在印花過程中則可能會使用重金屬和環境激素鄰苯二甲酸酯。
405家高?;饡糍Y產規模占非公募基金會近半壁江山
中國高?;饡睢安徊铄X”
據基金會中心網統計,截至2013年12月,全國已有405所高校成立非公募基金會,年均新增50家。高校基金會凈資產總量更是高達158億元,占非公募基金會的45.8%。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三所大學成立的基金會凈資產規模名列大陸高?;饡?。按照高?;饡盗颗琶?,江蘇省以91家的總數,名列第一。
從資產規模角度觀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育基金會2012年度發展速度較快,凈資產規模排名上升37位,以3.67億元名列大陸高?;饡糍Y產規模第8名。從公益支出角度觀察,南京林業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廈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江蘇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2012年度發展速度較快,公益支出排名分別上升35位、81位和84位,以1.21億、1.17億和7800萬元名列大陸高?;饡嬷С龅?名、第4名和第9名。
高?;饡氖杖雭碓炊酁樾S丫栀?,公益支出主要用于科研、學科建設、設施建設和獎助學金等。如成立于1994年的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由國內外企業和個人捐贈2000萬元成立。截至2012年12月31日,它的凈資產達22.93億元,蟬聯大陸高?;饡幠E琶陌袷?。
京滬深三地魚翅銷售調查報告在京發布
七成餐廳仍存在魚翅買賣行為
2013年12月19日,自然大學在京發布《北京、上海、深圳三城市九商圈高檔餐飲業魚翅銷售調查報告》,響應政府“官宴零魚翅”的規定,倡議全社會“拒絕魚翅,保護鯊魚”。調查報告顯示,被調查的高檔餐廳中,24%的餐廳禁售魚翅。
該項報告的調查活動于去年11月啟動,針對北京、上海、深圳3地人均消費在150元以上的207家中餐類餐廳進行調查。其中,76%的餐廳存在魚翅買賣行為,禁止魚翅買賣的餐廳僅占24%。調查顯示,魚翅消費的主力人群是個人,占受調查者的38%,商宴占19%。對于鯊魚瀕危的生存狀態,43%的餐飲服務人員對其仍缺乏認識。目前,鯊魚在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內遭到大規模捕殺,我國近海地區大型鯊魚也難覓蹤跡。鯨鯊正以每年1000頭的速度銳減。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我國44種鯊魚被列為瀕危動物。
《中國河流的“最后”報告》出爐
19家NGO集體呼吁
我國暫緩水電開發
2013年12月24日,自然之友等19家環保組織在京聯合發布《中國河流的“最后”報告》,回應去年年初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能源規劃》中的水電開發計劃。
“十二五”規劃中提出,我國要在2010年至2015年將開工建設水電1.2億千瓦,到2015年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6億千瓦,并規劃建成50多座大型水電站。民間環保組織對于如此迅速和大規模的水電開發計劃將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影響表示擔憂。報告指出,我國正在規劃的多座水電站與自然保護區高度重合,項目的建設過程會帶來生態系統破壞、地質災害、移民安置等多方面問題。同時,水電開發決策和審批制度也存在缺陷,例如公眾參與的邊緣化、項目未批先建以及河流總體規劃滯后和規劃環評缺位。
民間組織特別呼吁:撤銷小南海水電站項目,并懇請國務院撤銷環保部最后一次(2011年)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保護區的修邊決定;暫時擱置怒江五個梯級的開發計劃,出臺新的河流保護法規,賦予原生態自由流淌的河流和河段新的價值。
人民日報稱拉平退休待遇將對公務員不公:1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 公務員掌握行使公共權力,養老待遇差了,隊伍可不好帶,積極性清廉度會受影響。文章還表示,一般來說,能考上公務員的,文化程度也較高,讀書時間長、教育投資大。非要讓公務員的養老金和藍領工人水平一樣,對寒窗苦讀十幾載的公務員來說,是否也不公平?如果要一味拉平公務員與企業職工的退休待遇,以“平均主義”偷換“公平”的概念,將會對公務員產生新的不公。
@深夜一只貓:赤裸裸的既得利益者言論。
扶貧辦官員涉嫌斂財6000萬元受審:因涉嫌貪污、受賄、詐騙三項罪名,涉案金額約6000萬元,國務院扶貧辦外資項目管理中心原主任范增玉1月9日受審。6000萬元,除一筆10萬元外,其他均與山西女商人丁書苗有關。其先后38次索要或者收受丁書苗的財物共計4000余萬元。
@新華視點:扶貧干部本應為貧困百姓脫貧操心,卻把自己當成扶貧對象,苦心積慮撈錢,完全褻瀆了扶貧二字。扶貧干部需牢記“挪用扶貧款是犯罪”的紅線,莫讓扶貧二字蒙羞。
中國的毛病是發現一個問題就加一個稅。你嫌房價貴,我加稅;你嫌城里人多,我就在城門口設卡收費;你嫌看病貴,我就讓你多交保險費;你想多生孩子,我就叫你交社會撫養費,等等。其實這就是變相的苛捐雜稅、渾水摸魚。
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
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輕人,都擠著去做公務員,這是嚴重的浪費。我們希望看到聰明的年輕人對媽媽說:媽,我去西部、南部、北部開公司去了!每個國家都需要公務員,但政府機構不是給年輕人的,這是低估了他們的能力,是大材小用,也浪費了社會花在他們身上的教育成本。
諾貝爾獎得主菲爾普斯
在1992到2001年的時候,大概是平均一塊錢投資轉化為五六毛收入,現在只有2毛多。投資依賴癥現在還沒能夠解決。貨幣供應就得增加,銀行信貸就得增加。投資建了新項目沒建成,還得繼續投,不投,它成半拉子工程,GDP水分形成。
經濟學家成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