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名戴頭巾出鏡的說唱歌手,18歲的馬哈茂德用音樂抨擊性騷擾,無疑挑戰了很多埃及人對于女性、尤其是頭戴傳統頭巾女性行為舉止的期望。憑借著風靡中東地區的選秀節目“阿拉伯達人秀”,她已經成為少數幾個吸引主流社會注意的紅人之一。
自從2013年10月在沙特MBC電視臺“阿拉伯達人秀”節目中首次登臺亮相,演唱了一首原創的RAP歌曲《女大十八變》,瑪婭姆·馬哈茂德(Mayam Mahmoud)的粉絲一天之內就在Facebook上傳了50條表達支持的信息。不過,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有些人認為我敗壞了伊斯蘭教的名聲,” 馬哈茂德說,“甚至有人認為我是個異教徒。”
作為一名戴頭巾出鏡的說唱歌手,馬哈茂德的舉動無疑挑戰了很多埃及人對于女性、尤其是頭戴傳統頭巾女性行為舉止的期望。馬哈茂德現年18歲,她并非埃及歷史上首位戴頭巾演唱的說唱歌手,也談不上最有歌唱經驗。不過,憑借著在這個風靡中東地區的選秀節目中的演出,她已經成為少數幾個吸引主流社會注意的紅人之一。
積極的力量
“很多人都在談論一個戴頭巾的女孩是否有可能從事這樣的音樂表演。”馬哈茂德告訴記者,戴頭巾是她的個人選擇,與她的音樂沒有太多關聯。“現實生活中,當一個女孩夢想從事的工作領域是大部分女孩所無法涉足的,或者她想去念研究生,又或者她的職位比丈夫還高,這通常很難做到。”
從事說唱音樂表演就是個典型例子,即便對埃及男人而言,這也并非是一項傳統正規的職業,更別提女性了。“干這行的女性通常被認為品德不佳,眾所周知,一個女孩想錄制一首曲目,就得和很多小伙子在錄音棚里長時間工作,她很難找到其他女性合作者一同去構思和創作歌曲。”
馬哈茂德是開羅一名念經濟學專業的大學生。她坦言自己盡量不去聽西方的hip-hop音樂,自小所受的最大影響來自母親。12歲時,母親就開始教她詩歌,還鼓勵她寫詩。當她把自己的創作變成了說唱音樂,父母起初是持懷疑態度的,他們覺得說唱音樂表演不適合女性。不過,女兒的表現讓他們漸漸消除了疑慮,并最終允許馬哈茂德前往埃及第二大城市亞歷山大去錄制單曲,當女兒在錄制音樂時,他們則在錄音室附近一家咖啡館里耐心等候。
在電視節目中的亮相也是馬哈茂德的首次公開演出,并迅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熱情的大學生樂迷們認為她身上有一股積極的力量,如今,馬哈茂德已舉辦了5場音樂會。“前幾天有一名婦女走過來跟我打招呼,她和朋友一直關注我在電視上的演出,”馬哈茂德回憶道,“她鼓勵我說,繼續在歌詞里討論那些我們平常沒有勇氣討論的話題吧,你已經成為我們的希望,你的音樂正在推動公眾開始做點事情了。”
打破禁忌
在粉絲們看來,馬哈茂德的積極影響力不僅在于她是一名說唱女歌手,而更是因為她的音樂關注性騷擾這一社會問題。這一話題在當地可是禁忌。性騷擾在埃及非常普遍:聯合國于2013年4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訪者中,高達99.3%的埃及婦女據稱遭遇過。然而,大部分女性卻不敢公開談論這個話題,擔心會因此惹來別人責難。敢于說出來的女性則通常被認為是為了刻意引起別人注意。“性騷擾發生在每個女性身上,不過人們卻害怕談論這件事。”馬哈茂德說。
她在歌曲中對這種社會現象進行了抨擊,譴責埃及社會普遍將性騷擾視作見怪不怪的事兒,甚至把過錯歸咎于女性而不是男性。
“我拒絕被羞辱,”她在歌曲中唱道,“你調戲、騷擾女性并認為這沒啥大不了,但其實即便只是言語上的騷擾,這些都不是調情,而是傷人的石頭。”
馬哈茂德認為,女性在街上遇到騷擾,就應該大聲呼喊求救,只有這樣問題才會得到關注。她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夠喚醒當地女性的維權意識,鼓勵其他女性效仿她的做法。“當一個女人遭遇性騷擾時,通常會選擇沉默,以免被別人認為是自己的過錯引起的。” 馬哈茂德接著說道,“不過我們越是什么都不說,問題只會變得越嚴重。為什么這里的性騷擾現象會比其他地方更嚴重?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總是選擇閉嘴,結果反而縱容了那些騷擾者,他們會認為今后可以更加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