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出境:胡明華 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
鈣作為人體的重要組成以及多種生理功能必需物質,與中醫中最根本概念“正氣”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很多方面,鈣與正氣發揮著相似的功能,而名字的不同,只是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同一生理現象依據各自的特點、條件給出的不同解釋。
鈣與正氣異曲同工
正氣是中醫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指人體一切抗病、康復能力。中醫學認為,正氣虧虛是疾病發生的內在根據,因此,非常重視正氣在疾病發生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正氣充盛,抗病力強,致病邪氣難以侵襲,疾病也就無從發生。反之,當人體正氣不足,或正氣相對虛弱時,衛外功能低下,往往抗邪無力,則邪氣可能乘虛而入,導致機體陰陽失調,臟腑經絡功能紊亂,以致引發疾病。所以《素問·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的抗病能力表現為維持臟腑功能的協調、氣血的流行暢達,正氣不足,往往是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和的結果。
鈣是生物必需的元素。對人體而言,無論肌肉、神經、體液和骨骼中,都有用Ca2+結合的蛋白質。鈣是人類骨、齒的主要無機成分,也是神經傳遞、肌肉收縮、血液凝結、激素釋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鈣約占人體質量的1.4%,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人體中鈣含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鈣在生物體中是許多生化過程及生理過程的觸發器,鈣營養與體內免疫、神經、內分泌、消化、循環、運動、生殖等十多個系統的功能密切相關,鈣參與生命進化及生命運動的全過程,也就是說人類健康離不開鈣。
由此可以發現,鈣參與了生命的全過程,維持了人體的正常功能,與中醫的“正氣”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用現代醫學解釋中醫學的“正氣”,鈣必然是正氣發揮作用的重要物質和媒介。這一點,從補鈣后人體正氣的反應中,也可一窺端倪。
補鈣能補腎扶正
《素問·宣明五氣》說:“腎主骨”,指出骨與腎的關系非常密切。骨的生長發育及其修復皆以腎精為基礎:腎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充骨,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并使之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而牙齒屬人體骨骼之一,若腎精不足,就會發生牙齒或牙周疾病。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鈣是骨骼、牙齒形成時的必需結構成分,99%的鈣以骨鹽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人體缺鈣會導致兒童骨骼及牙齒發育遲緩,甚至佝僂病,婦女更年期鈣流失量增多,會導致其骨質疏松,甚至骨折。這些與腎精不足導致的骨疏齒松相似,補鈣能解決,補腎精亦能解決。另外,補腎益氣治療小兒“五遲五軟”的龍牡壯骨沖劑,其主要藥材為富含鈣質的龍骨、龜板及牡蠣。因此,鈣可能是腎精的一部分。
另外,鈣與腎精的關系也表現在生殖機能上。鈣是卵母細胞成熟所必需的組成部分,且能夠影響精子活力甚至受精過程,而“腎主生殖”是中醫藏象學說對人體生殖生理的認識,腎中精氣具有促進生殖器官成熟,維持生殖機能的功能。
腎為先天之本,是臟腑中重要的一環,鈣能使腎精充盈,則各臟腑獲得滋養、潤澤,功能協調,進而促進正氣充足。
補鈣能補心扶正
《素問·痿論》中說“心主身之血脈”,是指心能推動血液在脈管中循行。藏之于心的這種“氣”,就是推動血液循行的動力。現代醫學亦認為心臟是血液循行的動力器官,在機體的整個生命活動期間,心臟都在不停地跳動,不斷地將靜脈流入心臟的血液以一定的壓力射入動脈血管中,推動血液循環,這與中醫學的“心主血脈”、“諸血皆歸入心”的認識有一致之處。而心臟的功能需要鈣的支持,鈣參與心臟興奮-收縮耦聯的重要環節,能夠維持正常的心肌收縮,維持正常的心臟節律,促進心肌推動血液循環。
鈣與心氣均是推動血液循環的動力,鈣與心氣均對維持脈的功能及結構至關重要,因此,補鈣可以實現養心的功效,從而輸送血液及營養物質至全身,濡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毛肌腠,維持正常機能活動,進而扶助正氣。
總之,正氣可以理解為人體的機能活動(包括臟腑、經絡、氣血等功能)、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而鈣既可通過維持骨骼、生殖、血脈循環的功能來實現臟腑功能的協調,又能通過免疫系統來調節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多角度的扶助了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