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重慶市九龍坡職業教育中心的范小紅。今天能作為“文明風采”競賽活動優秀指導教師代表在這里發言,感到非常激動。
我清楚地記得,在2010年,我第一次擔任了學校“文明風采”演講賽項的指導工作。剛開始,我僅僅以完成任務的心態,接受了這份工作,但后來,一名普通的學生改變了我,她叫陳婭。在演講比賽的校內初選環節中,她因平翹舌音不分明而被淘汰了。在比賽結束后,她找到我,對我說:“老師,我真的很想參加演講比賽,能不能再給我一個機會?”我直接地告訴她:“不行,因為名額已滿。”在我拒絕后,她失望地離開了。誰知第二天,她又出現在了我的辦公室,眼巴巴地看著我,懇求道:“老師,我知道我的條件不夠,但我可不可以在他們訓練的時候來旁聽呢?”那一刻,望著她的眼神,我心里一軟,拒絕的話語,再也說不出口。也就在那一刻,我才感受到了“文明風采” 競賽活動在一名學生心目的分量,作為指導教師的責任感便油然而生。那一年,在我的精心指導下,包括陳婭在內的四名學生,都獲得了全國一等獎。當看到她們歡呼雀躍的神采,聽到她們的父母一聲接著一聲地對我道謝時,我深刻地體會到“文明風采” 競賽活動的魅力,認識到這個平臺對于中職學生成長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從此,我愛上了“文明風采” 競賽活動,暗下決心,要讓學生們在“文明風采” 競賽活動的舞臺上,公平享有“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機會,圓他們的成才之夢。
我就是帶著這樣的育人夢想,傾注了自己的滿腔熱情來指導學生。其實,指導他們參賽的過程就是一個育人的過程。在指導他們參賽的過程中,一個詞、一句話,我們改了又改;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我們練了又練;一段音樂、一張圖片,我們試了又試……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力爭把他們心中的夢想展現出來,不讓學生留一丁點兒遺憾。在最近的4年里,我指導學生先后獲得了12個全國一等獎、23個全國二三等獎。但我最大的收獲,是看著學生們通過一次次的鍛煉,變得更加積極、自信,綜合素質提升了,重新燃起了對未來的夢想。而我,作為指導教師,也在“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舞臺上成長起來了。
回首這四年,是“文明風采”競賽活動助推了學生的成才之夢。正是這樣一個舞臺,才讓我校學生冉琴有機會參加教育部職業教育系統“中國夢”座談會并發言,得到魯部長和各位領導的夸贊;正是這樣一個舞臺,才讓學生張塨焓、夏曉茜在200多名學生中脫穎而出,被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錄用;正是這樣一個舞臺,才讓一大批中職生展現了自己的才華,擁有了人生的夢想。
回首這四年,是“文明風采”競賽活動圓了我的職教育人之夢。在這個舞臺上,每一位中職生只要心懷夢想、敢于拼搏,每一位老師都會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這個神圣的使命。走過這幾年,我堅定地告訴自己,學生的成長需要我們,能與他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就是我最大的夢想。
感謝全國“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委會的信任與鼓勵,授予我“杰出指導教師”的榮譽稱號,我自知我所做的離“杰出”還有不少差距,還有很多老師比我做得更好。我將認真學習借鑒他們的先進經驗,繼續在“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舞臺上,與追求真善美、向往自信自立、憧憬成功成才的學生們一道并肩前行、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