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厚中透著精明的笑容,熟練的舉止,我們眼前的這個大師兄從骨子里透出一種自信的風采。這個從我們中專畢業了十年的職高生,已經打拼出屬于自己的一間店鋪。他笑著坦言:創業就是一條崎嶇的路,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是看著自己從一無所有到擁有自己的一間商鋪,他感到由衷的喜悅。那種我的生活我做主的喜悅,始終讓他跋涉在創業的道路上,做一個堅定不移的創業追夢人。
認真學習,奠定基礎
十年前,王兵的家境很一般,他考上了普通高中的增招班,可以去上學,但是需要交三萬元的助學費。面對含辛茹苦的父母,他思索了整整一天,毅然放棄去普高的機會,決定去市里的職高上學。老師讓他選專業,他認真的思考了一下:中國這幾年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一定會有更多的人買摩托車和汽車的,經濟一般的人也會買輛電瓶車來方便自己的出行;自己也有一些修理方面的天分。最終他報了汽修專業。他相信,只要學好這門專業,就不愁就業沒有出路。
最終三年職高下來,他積累了基礎的修理知識。
拜師學藝、開店攬客
職校畢業后,王兵琢磨著自己開店。職校給他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他也在職業學校實訓車間實訓了一年。可是總的來說真正的實踐經驗不足。因此他決定去拜師學藝。他花了兩天的時間,把市里所有的維修店走了個遍。經過比較,他選擇進入摩托車店進行實地的學習。因為修摩托車和電瓶車比修汽車要上手快,資金周轉少一點。王兵經過自己的觀察,進入一家位于汽車站旁邊的,生意很好的維修店里做學徒。在做學徒的過程中,他兢兢業業,什么苦活累活都搶著干。為摩托車加機油,去摩托車壞掉的地方把摩托車拖回來等等。店里的人都說他勤快。過了幾個月,師傅對他很放心,開始慢慢的傳授他一些修車的訣竅。其實有些在維修的過程中看起來很復雜的東西,師傅只要點撥一下關鍵的地方,他就馬上領悟到了。在平時,他也勤靠自己的眼力和腦力,師傅在修疑難雜癥的時候,他就留個心眼,仔細地觀察師傅是怎樣幫別人修車的,然后舉一反三,以后遇到同類的情況就可以自己處理了。
學徒工做了兩年后,王兵決定自己開店。他謝絕了師傅的加薪挽留,騎了輛摩托車開始考察當地市場,經歷了半個月的漫長的找店歷程。半個月他到處尋找要出租的商鋪信息,到中介去找,到報紙網絡中去找。很多店被否定掉了,不是地點不好就是轉讓費過高。機緣巧合,在他以前就讀的職業學校的附近正巧有一家商鋪要出租,靠近學校,又靠近區民區和一個大型超市。人流量多,經常有摩托車出入;轉讓費又合適,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所在。他的父母和他的學徒費加起來掏了兩萬元錢,他的維修店就順利開張了。
勤于思考、堅持創新
維修店的生意怎樣,關鍵還是要靠自己。維修要從點滴做起,一邊干活一邊學習,一方面他買了好多書看;另一方面他經常登錄摩托車維修網,向同行請教疑難問題;又買了很多先進的維修工具,根據本地車的車型配件要備的全面一點,例如鈴木、豐田之類的配件就多進一些。盡量滿足車主的需求,有個車主的摩托車后備箱的一個搭扣壞了,整個后備箱換的話要80元,為了替他省錢,王兵特意去訂購了一些相應的按鈕,只花了他5元錢,從此這位顧客就成了鋪子的熟客了。王兵開店遵循這樣幾個原則:固定的老客戶把車推過來,一定要徹查,不管修得好修不好,都要細心;遵循先來先修的原則,時間緊迫時根據摩托車故障的大小,維修所消耗的時間來決定先修某一臺車,等不及的車讓他走,以免耽誤修別的車;價格統一,哪怕是其他地方來的過路人,也絕不亂開價,對那些老客戶可以提供比市場更優質的服務。
做了這幾年,王兵的生意越來越好,職業中學的老師都是他的固定客源,誰的車出了問題,一個電話給他,他就馬上帶著工具趕過來幫著把車修好。由于他的名聲在外,大型超市聯華的電瓶車銷售點都掛著他的店名,把他的店作為特約維修店。
王兵最欣賞的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曾經說過:“人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別人的意愿去活,這是浪費時間。最主要的是,要有跟著自己的感覺和直覺走的勇氣。”他就是這么踏踏實實的做的。王兵相信,自己的未來會越過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