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門前有一條護城河,它靜靜地像一條溫順的銀龍盤旋在這個魚肥稻香的帝王之鄉,默默守護美化著這個古典古樸的小縣城。
從記事起我便愛上這條河并且我更加深愛生活在河邊的每一位父老鄉親。每每如此我便聯想起過去太公太婆講的一個個和護城河交織在一起的情感故事。
太公太婆家在那個時代貧窮到了沒有多余的錢買水刷洗,只好在護城河邊洗一大家人的衣物,和水于河,情深似海。那時護城河里到處是荷葉搖曳,荷花翩舞,水中藏著成群結隊的魚蝦游玩嬉戲。夏日,只只青蛙挑起顆顆珍珠滾動在荷葉上,荷花花蕊隨風顫顫抖動著清香。太婆在河邊青石上愉悅地洗著衣服輕快地唱著歌,太婆講到高興時總不由自主地把我攬在懷中,眼睛瞇成一條縫說:“你長大以后也要像一樣惹人疼惹人愛。”兒時的我聽罷,便跑到田野里去玩耍了。
黃澄澄的稻子,顆粒飽滿,沉甸甸金穗隨風搖曳,飄散出醉人的芳香,翻騰著滾滾的金浪。隨手摘下那田里的嫩玉米,剝開一層層綠中泛白、白中泛青的玉米葉,便露出骨溜溜、黃澄澄、白凈凈的玉米籽,一掐一股乳汁般的漿液流出。白楊樹的樹干泛著一層淡淡薄薄的銀光,繁茂的枝上蕩漾著翡翠般鮮活的綠。暮色降臨,青蛙在熱烈地爭鳴像是開著一個熱鬧的音樂會。
前些年太婆去世了,那眼淚濕潤,那眼睛睜著,那嘴巴張著,隨她走的還有美麗的護城河。那天下午,烏云密布沒有溫暖的陽光更沒有鳥語花香。一群工人來到這里,搬來了許多又長又粗的管子串聯號對準了清澈的護城河嘩嘩地注入惡臭的污水,迸濺的水花是護城河無助的淚水。魚蝦立刻逃的無影無蹤,滿池的青荷凋零了,清澈的河水再也看不到了,整條護城河泛著白沫,人見人惡心。老者們無助地站在河邊不停地抬頭嘆息,昔日的護城河再也不復存在了。隨即周圍又多了幾幢建筑物——工廠,粗大的煙囪排放著又濃又黑的煙霧,那煙霧總是時時籠罩彌漫曾湛藍明朗的天空。于是,天空不論是陰天還是晴天都是灰蒙蒙酸澀澀。再也聞不到熟悉的稻香,也摘不到那誘人的玉米,更聽不到悅耳的蛙鳴。曾經清麗的家園變成一座座水泥板房衣服上滲透了難聞的氣味,白色垃圾和各種不可回收廢品在街道上隨便亂竄……
國家的工業發展不能以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作為犧牲的代價。國家的強盛、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安居樂業的人民群眾。人民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疾病纏繞,失去強健的體魄,不愁重新扣上“東亞病夫”的帽子。惡劣的環境會導致溫室效應,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我們生活的陸地會變成一片汪洋。人類也就無家可歸,甚至難以生存。
面對現今的惡劣環境,人們應當進行反思再也不摧殘環境了。人們必須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環境才是明智的選擇更是心靈的覺悟,所以為了珍愛生命,社會工業繼續發展,人們須與大自然重新做朋友。
我眼前是一片田野,清澈的河水,熟悉的稻香,誘人的玉米,悅耳的蛙鳴……
啊!我夢見,我想到,我依戀——兒時魚肥稻香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