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對比不同牙周固定術治療外傷性牙松脫位效果。方法:選擇過去兩年間,在我院就診的外傷性牙松脫位患者共90名,將全部90名患者平均分成三組,每組患者30名,分別設為Ⅰ組、Ⅱ組及Ⅲ組。針對30名Ⅰ組患者實施方絲弓正畸法進行固定治療,針對30名Ⅱ組患者實施牙弓夾板法進行固定治療,針對30名Ⅲ組患者實施金屬絲結扎法進行固定治療,對比分析三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結果顯示,Ⅰ組30名患者中,有21名取得顯著效果,7名有明顯改善,2名治療無效,總的有效率為93.3%;Ⅱ組30名患者中13名取得顯著效果,12有明顯改善,5名治療無效,總的有效率為83.3%;Ⅲ組30名患者中有10名取得顯著效果,11名有顯著改善,9名治療無效,總的有效率為73.3%,Ⅰ、Ⅱ、Ⅲ組患者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牙外傷性牙松動脫位的臨床治療中,選擇方絲弓正畸法能夠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可以在臨床加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外傷性牙松脫位;不同牙周固定術;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81.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1-0047-01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過去兩年間,在我院就診的外傷性牙松脫位患者共90名,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外傷性松動Ⅱ~Ⅲ度不完全脫位牙,無牙齒冠折、根折需要其他輔助治療的臨床診斷標準,均無嵌入型脫位牙及齒槽骨或頜骨骨折病癥。90名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54名,女性患者36名,患者年齡從10歲到56歲不等,平均年齡為(34±2.6)歲,創傷原因:52例患者為交通事故傷,27例患者為意外跌倒傷,9例患者為打擊傷,2例患者為動傷,將全部90名患者平均分成三組,每組患者30名,分別設為Ⅰ組、Ⅱ組及Ⅲ組。
2、方法
應用X光對所選患者的患牙進行檢查與診斷,并進行前期處理(清創、止血),消除咬合創傷,Ⅰ組患者進行方絲弓正畸法固定,對65顆患牙進行手法復位,將方絲弓托槽粘貼在牙面上,為保證固定的穩定性,粘結方絲弓托槽覆蓋患牙及左右兩側正常牙,并用不銹鋼結扎固定,如患者雙側切牙位間隙較小,可以用推簧將間隙擴大。Ⅱ組患者進行牙弓夾板固定,應用固定夾板沿牙頸部固定患牙,范圍包含左右兩側兩個正常牙,如患者松動的牙齒較多,可以適當加大牙弓的長度。Ⅲ組患者進行金屬絲結扎固定,將適當大小和長度的不銹鋼結扎絲圍繞患牙環繞固定,范圍包括患牙兩側兩顆正常牙,應用釉質粘合劑將患牙與正畸托槽粘連,固定完畢后可在每個牙間做補充垂直向結扎,增加結扎絲圈的牢固性。
3、療效判斷標準
隨訪半年根據患者的外傷性牙松脫位牙的恢復情況判斷療效,顯效:患牙恢復正常,無其他臨床癥狀,X線下牙周間隙清楚;有效:患牙的松動癥狀有明顯緩解,咀嚼功能逐漸恢復,X線下根尖與牙槽骨的吸收<2mm;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無法進行正常咀嚼,X線根尖與牙槽骨的吸收>2mm。
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二、結果
治療結果顯示,Ⅰ組30名患者中,有21名取得顯著效果,7名有明顯改善,2名治療無效,總的有效率為93.3%;Ⅱ組30名患者中13名取得顯著效果,12有明顯改善,5名治療無效,總的有效率為83.3%;Ⅲ組30名患者中有10名取得顯著效果,11名有顯著改善,9名治療無效,總的有效率為73.3%,Ⅰ、Ⅱ、Ⅲ組患者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方絲弓正畸固定的Ⅰ組患者治療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另外兩組。
三、討論
牙外傷造成牙體松動、牙周損傷及脫位,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形象及正常生活,而且可能引發牙髓壞死、牙髓腔變窄或消失、牙根外吸收及邊緣性牙槽突吸收的并發癥,需要及時進行復位固定,復位固定利用生物力學的原理將松動牙齒與周圍的正常牙齒連接起來,分散松動牙的應力,減輕其應力負擔,促進牙周組織的恢復。臨床上對外傷牙齒松動的治療采用的固定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證實哪種方法的臨床治療效果更顯著。為了提供一種能證實臨床效果顯著的牙周固定方法,本實驗采用金屬絲結扎治療、牙夾板固定術治療以及方絲弓正畸法治療等3種方法對患者進行持續觀察一個月。由臨床結果可知,Ⅰ組患者有效率為93.3%;Ⅱ組患者有效率為83.3%;Ⅲ組患者有效率為73.3%,患者在采用絲弓正畸法治療后,效果較其他兩組患者顯著(P<0.05)。持續觀察三個月后,采用絲弓正畸法治療的患者仍然較其他兩組患者療效顯著(P<0.05)。其原因是Ⅰ組中金屬絲結扎治療,因金屬絲線硬度較強,缺乏彈性,當合力持久作用時容易發生斷裂失去固定的作用。而Ⅱ組的牙夾板固定術治療由于夾板的固定力大,會在牙周固定的半個月左右增加發生牙骨粘連的概率,牙骨粘連會影響牙周組織的愈合,使再植入的牙齒松動脫落。而絲弓正畸法治療能改變牙齒冠根的比例,能對患牙產生牽引固定的作用,此方法是將托槽與外傷牙以及健康的牙齒粘連,采用弓絲將牙體連成整體,使咬合壓力能均勻分布在每個牙齒上,使牙齒合力分散,對受損牙周的恢復有利。
金屬絲結扎固定簡單方便,但是因為前牙是單根牙,牙根是楔形狀,鋼絲收緊沿牙體長軸方向向根部產生楔力,牙有被擠出的傾向,不利于牙齒完全復位,而且容易對牙齦乳頭及牙周造成損傷,再加上口腔清理困難,容易因口腔衛生產生牙齦炎,金屬絲固定也不美觀。方絲弓結扎固定可以減少側向力對牙周組織的損害,應用弓絲嵌入槽溝結扎固定,連成一體的牙弓與弓絲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彈性,各個牙齒上的咬合力分布均勻,符合牙齒的生理要求,有利于患牙準確復位和牙周組織的恢復,而且托槽與壓面粘結方便,對于牙周組織和牙齦無損傷,安裝方便,能夠保證口腔衛生,也不影響美觀。牙夾板固定早期固定穩定,但是容易發生牙骨粘連,對于牙周組織的愈合產生不利影響,復位固定的牙齒有再次松動的可能。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牙外傷性牙松動脫位的臨床治療中,選擇方絲弓正畸法能夠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可以在臨床加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馬琳.4種牙周固定術治療外傷性牙松動脫位的臨床觀察[J].甘肅醫藥,2010,01:67-68.
[2]葛艷麗.牙外傷松動脫位及牙槽突骨折的固定治療方法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06: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