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身心健康是預控疾病的有效措施,而預控疾病則是社區護理干預的最終目的。社區護理干預屬于一項系統的、復雜的護理活動。但是就我國目前形勢來看,我國社區護理干預水平和國際先進護理水平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本文對我國社區護理干預方式的構設現狀和常用的干預方式的內容進行研究,提出了適合我國社區護理的干預方式,旨在縮短我國社區護理干預水平和國際之間的差距,大力研究和推廣適合本國國情的社區護理干預方式。
關鍵詞:社區護理干預方式;構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1-0102-01
社區護理干預作為社區護理實踐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有助于達到促進身心健康和預控疾病的社區護理目標。而美國等世界發達國家的社區護理發展比較早,同時社區護理干預方法也得到了較為廣泛地應用,并形成了相應的質量檢查機制與護理管理機制。
1.社區護理干預方式在社區護理實踐活動中的重要意義
我國衛生體制的改革,對社區醫療保健服務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這也要求社區護理工作人員提升自身的護理干預能力,能夠準確了解疾病的特點和健康危險的主要因素以及危險人群等,從而實現促進身心健康和預控疾病的目的。社區護理干預方式的提出有助于縮短我國和國際社區護理干預之間的差距,全面提升我國社區護理的干預水平[1]。
2.國內外護理干預實踐現狀的比較
2.1我國社區護理干預實踐現狀
我國社區護理干預主要針對社區的慢性傳染病患者疾病治療的護理干預,而對于社區群體的健康問題與干預方式的研究力度不足。和美國社區護理干預相比,我國護理干預實踐存存在著4個問題[2]。(一)我國社區護理干預主要以治療護理干預為實踐內容。(二)我國社區護理工作人員的綜合干預知識不足,出現了知識老化的問題。(三)我國社區護理干預的管理機制與質量檢查機制的缺乏,需要全面提高護理干預質量。(四)我國并未普及社區護理干預理論知識,社區護理干預起步比較晚,研究力度不足[3]。
2.2美國社區護理干預方式實踐現狀
美國社區護理干預方式實踐現狀:(一)從干預對象方面來看,面向社區群體干預,社區群體主要包括了受益人群與危險人群。(二)社區護理的干預層次多樣。美國社區的護理干預實踐主要分為個體、家庭、體制以及社區三個層面[4]。(三)社區的護理方式的系統較為全面,美國護理干預方式主要包括了:監督、監視、顧問、主張等幾個類目。(四)社區護理干預的實踐內容較為豐富,主要包括了常規型護理治療干預、自我護理以及自我健康教育。此外,美國的社區護理干預還具有對于社區環境的干預這一鮮明特征。
3.我國社區護理干預方式的構設
我國社區的護理還沒有構設干預模式,對于干預護理的研究針對的是一些疾病的治療性護理干預。美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社區護理干預模式,并得到了廣泛地推廣和應用,其應用效果較好。
3.1社區護理的干預方式
我國社區的護理干預并沒有形成較為系統的干預方式,但是現階段一些臨床實踐的護理干預方式基本符合了護理干預輪中的內容與要求,例如:健康教育、顧問、咨詢、合作、監督以及隨訪等。社區方面的護理干預功能比較單一,干預內容缺乏了對于疾病意外的健康問題的護理干預,例如:心理干預以及環境干預等。
(一)監督:指的是通過系統的、持續的數據資料采集來研究,描述健康狀況。此外,處理數據,以便制定健康護理干預方案,并進行實施與評估。重點在于對嚴重威脅健康的危險性因素進行分析。和疾病以及其他健康問題的調查分析相同,監督能夠采集和分析健康數據資料;但是和調查研究不同的是監督屬于一個持續性的過程,能夠識別患病率與發病率。
(二)調查:對疾病或其他的健康問題進行調查分析,是系統的采集和分析對人群健康狀況發生變化的數據,明確了危險的主要因素,并識別了危險人群,從而制定了較為有效的控制措施。調查屬于干預方式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調查和分析存在于護理干預實踐的過程中。此外,調查可以作為數據收集以及基線調研的措施之一。
(三)隨訪和轉診:可以分成家庭、個體、組織、群體以及社區需要提供基本的醫療資源,預控以及解決健康問題。隨訪最為成功轉診的基礎,轉診則是雙向的。轉診前后需要針對綜合情況進行評估。通常情況下,隨訪和診斷發生在健康教育、監督以及案件管理等干預方式后,和監督疾病的分析調查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四)案件管理:運用在家庭與個人層面上,指的是將家庭或個體的危險因素和疾病相關聯的干預方式。通過案件研究和管理能夠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隨訪和診斷。案件管理和家庭、個人層面上的監督相互影響。
(五)健康教育:通過結合實際情況、想法以及技能來改變家庭、體制、社區知識、護理干預實踐、干預技能以及社區價值觀等。
3.2社區護理的干預對象
識別護理干預對象是我國社區護理干預需要進行的第一步。干預對象主要包括了:社區就醫、弱勢群體、貧窮群體、高危險人群以及收益人群。其中高危險人群指的是具備了易感染因素、已經處在危險情況下的群體。而收益人群指的是基本健康的群體,但是采取預控護理干預方式,可以識別危險的因素,從而促進身心健康。因此,我國社區護理干預應該將收益人群歸納為干預對象。
綜上所述,我國社區護理干預方式的構設主要從監督、調查、隨訪和轉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從而實現預控疾病、促進社區人員身心健康的護理干預目的,并縮短我國社區護理干預水平和國外之間的差距,擴大社區護理干預方式在我國的應用范圍。
參考文獻
[1]陸麗明,詹一偉,周伊莎.南海市造口病人生活質量調查研究[J].南方護理學報,2011,10(03):121-145.
[2]李玉云,詹艷萍,杜珊.社區護理干預方式及其構設的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0,22(09):112-130.
[3]鐘華蓀,李波,徐本力.我國社區護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南方護理學報,2011,21(07):145-163.
[4]張淑鳳,屈艷萍,叢玉萍,等.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01(05):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