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床思維一般是指醫師在臨床醫療實踐中對各種疾病的具體認識,并按照這一認識指導醫療活動的思考過程。臨床思維能力是臨床醫生獨立解決問題的前提和保證。
關鍵詞:婦產科;臨床思維;能力【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1-0129-01
臨床思維一般是指醫師在臨床醫療實踐中對各種疾病的具體認識,并按照這一認識指導醫療活動的思考過程。臨床思維能力是臨床醫生獨立解決問題的前提和保證。那么,如何培養婦產科醫生的臨床思維呢?
一、婦產科醫生臨床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臨床思維就是在臨床醫療工作中的辨證思維方法,以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作為指導,論述臨床醫療工作的辯證途徑和邏輯思維方法。
醫生臨床思維的認識目的,在于能夠恰當地運用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最大限度地作到診斷正確、治療及時有效、康復措施恰當、預后判斷準確和預防手段先進。醫生的臨床診斷思維過程,至少應該包括搜集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加工和形成推理判斷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只有在不斷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才能夠使醫生的認識不斷接近疾病本質,從而才能形成正確的診斷。
醫生的臨床思維就是要把握住疾病的全過程,疾病過程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人類的疾病種類越來越多,臨床癥狀又是多種多樣,也體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醫生的臨床思維必須從不同疾病過程表現形式的個體差異性出發,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
醫生在醫療實踐過程中,重視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有益于醫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就會在臨床工作中減少誤診和誤治,就能夠提高臨床確診率和治愈率。
二、培養婦產科醫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的策略
1、不斷更新知識
臨床醫學與整個社會的科學事業的發展是同步的。隨著科學的發展,經常會有許多新的知識進入醫學領域,使人們對機體自身的認識和對疾病本質的認識不斷地深化。因此,要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就要注意使自己的知識不斷地吐故納新,否則就無法順應醫學的發展。
在疾病認識方面,現代技術為臨床醫學提供了電鏡、放射性核素、X線、酶標記等技術,使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深入到分子甚至粒子水平,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引用在醫學上,創造了許多新的診斷治療手段,可通過信息、數字、圖像來顯示機體內部變化的實際情況。這些新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也給臨床醫生在診斷、治療及認識疾病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醫生相應的進行觀念的轉變和知識結構的更新。
2、變縱向思維為橫向思維
醫生結束了理論課學習,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此時已具備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對某一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有了初步的認識,并對某一輔助檢查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結果分析也有所了解,但此時學生尚處在一個縱向思維狀態。在進入臨床實習后,實習生所面對的將不是一個“疾病”,而是一個“病人”,一個有著不同主述、不同體征的病人,此時帶教老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如何對這些癥狀、體征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診斷及處理方案,這是一個橫向的思維過程。由此可引出若干與鑒別診斷相關的疾病,當然也包括學生在課堂上未學過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相關的參考文獻,來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能力。
3、注重培養善于發現問題的慧眼
不管在門診還是病房,我們接觸患者時,要善于發現患者在哪里出現了問題,出現了什么樣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什么?以便可以給予及時的診治和判斷.第一次接觸患者時,他(她)的主訴可能是一個主要癥狀和時間,如頭痛多少天?、發燒多長時間等,那么醫生就要根據他(她)的步態、面色、表情、語言表達、或者是接觸的環境,生活習慣等去發現問題.學會“察言觀色”.每天查房,不管是術前還是術后抑或內科病人,都應該通過各種項目結果分析判斷有什么問題出現,例如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況、表情、皮膚、舌苔等,發現問題所在,然后自己先期思考處理問題的方法,在和上級醫生查房的指示相比較,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觀察引流袋內容物的量和質地、顏色等,也可發現問題,避免誤診誤治及漏診.具備發現問題能力的醫生會做到早診斷早干預(含并發癥),防范差錯事故的發生。
4、把握思維程序,是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的重點
目前住院醫師科學的臨床思維最大的誤區不能把握正確的思維程序,不能將患者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待。頭腦中固有的縱向思維模式使得很多住院醫師只是一味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很多的醫院里,住院患者的用藥都在十幾種甚至幾十種,每天很多患者都手捧著大把的藥物,難以下咽,叫苦不迭。如果不能很好地探究各器官損傷的內在聯系,進行跨器官的橫向思維,注定不能從根本上為患者解決問題。
科學的臨床思維程序是指醫生面對患者,做出及時正確的判斷的過程和步驟,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患者是否存在解剖結構異常;第二,生理功能有元異常;第三,有無病理生理變化;第四,可能的發病機制第五,提出可能的診斷和假設;第六,尋找證據對假設進行檢驗,同時尋找特殊的癥狀與體征,進行鑒別;第七,提出進一步檢查和處理意見。
5、病例討論是重要方式
臨床病例討論的意義,在于訓練醫生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對臨床實際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提出解決方法,并促使醫生復習所學過的理論知識。臨床思維方法的形成和提高,通常是和臨床科室診療中的特殊病癥結合進行,是一種難度很大的臨床思維訓練。醫生的分析,由于受臨床經驗限制,常常停留于疾病的表面現象,難于深究。通過病例討論,可以使醫生加深對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以及治療的認識,從更深層次上了解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通過病例分析,使醫生對疾病的發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通過病例討論,還可使年輕醫生從老專家、老教授身上學到許有益的思維方式和更多的臨床經驗,吸取教訓,開闊眼界,提高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