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寶中鉆石最為閃耀,但是珠圓玉潤的珍珠卻有著無與倫比的柔和光芒。無論在什么光線下,珍珠依舊璀璨奪目。
曾經在西方中世紀虔敬的基督教文化中,只有宗教器物、圣母像等圣物才可以用珍珠來做裝飾,女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沒資格也不應該佩戴珍珠的。直到16世紀文藝復興,對人性的解放讓人們開始無視《圣經》的訓誡,大膽用珍珠裝飾自己,在歷史上被稱為“珍珠時代”。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擁有超過3000件繡著珍珠的衣裳,她在名畫《艦隊肖像》上亮相時,全身到處都裝飾著奢華的珍珠。
也就是在這個時代,新大陸的發現擴大了珍珠的出產區,原本僅屬于貴族的珍珠逐漸走進市民家庭。為了遏制珍珠向低層階級的流動,威尼斯和佛羅倫薩兩個城市甚至頒發了《珍珠法》,明確規定只有皇室成員才能佩戴珍珠,但這似乎并不能遏制人們對于珍珠的狂熱。
在17世紀荷蘭畫家維米爾現存的35幅作品中,至少有8幅作品描繪了戴珍珠耳環的女性,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后來還以此為故事原型,創作了同名小說,并拍成電影,斯嘉麗·約翰遜正是在該片中飾演一個戴著碩大珍珠耳環的清純女傭而一舉成名。
典雅高貴的珍珠,向來是所有女人都無法拒絕的美麗,更是皇室貴族不可少的配飾。珍珠項鏈是伊麗莎白二世最喜歡的配飾,在電影《女王》中扮演伊麗莎白二世的英國女演員海倫·米倫,將佩戴珍珠項鏈看作對女王的一份紀念與崇敬。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前英國王妃戴安娜,前美國第一夫人南希·里根、杰奎琳·肯尼迪,以及現任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等,都是珍珠的“粉絲”。奧黛麗·赫本、伊麗莎白·泰勒、格蕾絲·凱利等大明星也都因珍珠的點綴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定格。
Tips 珍珠的保養
1.防酸侵蝕:應避免讓珍珠接觸酸、堿質及化學品,如香水、肥皂、定型水等。不要佩戴珍珠首飾游泳或洗澡。
2.遠離廚房:珍珠表面有微小的氣孔,會吸收發膠、香水、油煙等物質而發黃。
3.不可水洗:如果珍珠沾染了人體汗液,可用軟濕毛巾小心抹凈,自然晾干后放回首飾盒,但不要用水清洗珍珠項鏈。
4.需要空氣:珍藏著的珍珠,每隔數月便要拿出來佩戴,讓它們呼吸。長期密封在箱中也會變黃。
5.避免暴曬:由于珍珠含一定的水分,應把珍珠放在陰涼處,盡量避免在陽光下直接照射,或置于太干燥的地方,以免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