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管理是國際上約束規范投資行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為了規范小額信貸機構發展,世界上許多國家如印度、玻利維亞、巴西等,都鼓勵開展小貸評級管理,并且將小貸評級的成果充分運用到政策制定和監督管理的各項工作中,較好地推動和約束了當地的小貸行業規范發展。
截至目前,全球小額信貸機構評級總量已超過3000個。隨著評級管理越來越得到各國的重視和加強,一些國家,如玻利維亞,已在相關法規中明確規定,所有小額信貸機構必須進行評級管理。
中國自2008年正式開展小貸公司試點以來,小貸公司發展迅速,由2008年底的不足500家發展到2013年上半年的7086家。小貸公司作為準金融機構,已經逐漸成為中國金融服務體系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是在支農支小方面發揮出非常積極的作用。
然而,由于發展速度太快、監管標準不夠規范和過度分散,小貸公司發展出現許多困難和問題,受到業界和社會的關注和爭議。為引導、約束和規范小貸公司健康發展,在強化監督管理的同時,加快小貸公司評級管理十分重要。
國際四大小貸公司評級機構:評估方法以定性分析為主
小貸公司評級是根據小貸公司的業績及風險水平,對其長期可持續經營能力進行的評估。傳統信用評級關注的是企業償還債務本息的能力,而小貸公司評級則關注該機構的可持續經營能力,重點是從小貸公司的財務經營狀況和社會績效兩方面進行評判。因而,小貸公司評級要比傳統信用評級更加寬泛和細致,所能提供的信息更為豐富和充實,對于促進小貸行業健康發展和強化監督管理水平無疑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國際上的小額信貸評級工作最早從1996年開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與傳統信用評級行業競爭格局相似,評級機構需要借助良好的聲譽和市場認同才能立足于評級行業。由于進入市場早、規模大的機構逐步壟斷市場,小額信貸評級行業也呈現集中化的特點。目前,國際上最為活躍、業務量最大的評級機構有4家,分別是美國的MicroRate、法國的PlaNet Rating、意大利的Microfnanza和印度的M-CRIL四家公司。
MicroRate成立于1996年,是全球最早設立的小貸評級公司,也是第一家得到世界銀行認可的小貸評級機構,主要在拉美、非洲、歐洲、中亞地區開展業務。已經為超過200個小貸機構進行評級,完成了550份評級報告。

PlaNet Rating成立于1999年,初為法國沛豐集團旗下專業從事小貸機構評級的部門,2005年獨立,成為一家私人機構。擁有自我研發的GIRAFE評價指標體系,在國際上較為知名;已在80多個國家完成600多項評級,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小貸機構績效評級和社會績效評價,并根據客戶需要提供特制產品服務。主要在非洲、拉美以及南亞拓展業務。
Microfnanza成立于2000年,2001年首次開展小額信貸評級,得到了IDB、CGAP和評級基金的認可。在全球70個國家完成750份評估報告。
M-CRIL主要在亞洲和非洲等地開展小額信貸評級。
從具體評級體系看,這四家專業化的小貸評級公司采用了較為相似的評級體系設計(表1)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以定性分析為主。這與傳統信用評級50%定量分析和50%定性分析相比存在一定差異,對小貸評級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個別評級機構在開展小貸評級工作的同時,還為小貸公司提供咨詢和培訓等服務,對小額信貸技術的推廣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由于小額信貸的投資價值越來越受到青睞,國際著名的傳統評級機構,如標準普爾、惠譽,也紛紛進入小貸領域,并且憑借自身優勢,開發出專門針對小額信貸機構的評級方法和標準,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設立評級基金,專門負責小貸行業評級管理
為了推動小額信貸評級的發展,泛美開發銀行(IDB)等大型金融機構出資設立了國際評級基金(Rating Fund),為小貸機構提供補貼以減輕其財務負擔,最終形成了以小貸機構、評級公司、投資機構、捐贈人、評級基金等為主要機構的市場化運行體系。
其中,評級基金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評級基金專門負責小額信貸行業的評級管理工作,主要職責有兩個:一是對全球小貸評級機構實行名單制管理,定期進行評估和認定;二是對提出申請、并且符合要求的小貸機構提供開展評級的資金支持。
在2001年至2012年間,泛美評級基金先后對31家評級機構進行了認定,其中專業的小貸評級機構4家,傳統的評級公司28家。這些評級公司對來自20個國家的小貸機構進行了評級,評級基金對其中的322家小貸機構給予評級資金支持。
這種評級體系在拉美地區運作良好,在推動小額信貸行業發展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評級基金的出現,避免了傳統信用評級中評級公司直接向被評級企業收取費用的商業運作模式,確保了小貸評級結果的客觀性和公允性。
中國開展小貸公司評級管理尤為迫切
隨著中國小貸公司快速發展,開展評級管理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目前,中國有些省市,如山東、重慶等省市金融辦已探索試點開展小貸公司評級管理工作;全國小額信貸聯席會也在積極組織開展小貸公司評級工作。對小貸公司實行評級管理有利于滿足小貸公司自身發展、小貸公司整個行業、銀行和金融辦等各方的迫切要求。
一是有利于提升小貸行業透明度,為投資決策提供服務和指導。小貸公司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是融資渠道不暢,其根本原因是小貸行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所以,小貸公司在公開市場上運作股權投資、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債和上市等均存在較大困難。而小貸評級能夠較好地解決此問題,提高小貸公司的透明度,有助于投資機構更好地了解其經營情況并作出投資決策,將社會資金引向該行業表現優秀的小貸公司,支持和促進其大力發展。
二是有利于促進小貸機構改進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形成良性發展機制。小貸評級指標體系包含財務經營和社會績效兩大類指標,財務經營指標僅對小貸公司自身經營、風險控制和盈利水平等進行評價;社會績效指標重點對小貸公司履行的社會責任進行評價。通過這兩方面指標開展評級,逐步形成行業標準,有利于建立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同時,評級工作有利于促進小貸公司之間的學習和借鑒,全面提升小貸行業整體的風險防控水平、經營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三是有利于提升政策制定的針對性,提高監管效率和水平。銀監會和人民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指導意見》將小貸公司定位為一般類工商企業,并且把對小貸公司的監督管理職能授予各省級政府。從積極的角度看,這種做法為小貸公司創造了充分的自由成長空間,鼓勵了該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由于該指導意見的試點性質,決定了小貸行業的監管制度明顯滯后于小貸行業的發展。開展評級有利于監管部門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小貸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和制度,加強對小貸公司的管理,有利于提高監管效率,更有效地促進整個小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加快中國小貸評級公司建立
一是建立全國性小貸評級公司。在各省份獨立開展小貸評級工作,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小貸公司的優劣進行甄別,但對全國整體情況仍然無法建立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甚至不具可比性,對于完善我國小貸公司監管制度并無更大作用。因此,必須選擇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具備較高的研究分析能力,而且在小貸行業有所作為的機構。有必要建立全國性的小貸評級公司,通過運用市場化的方法,盡快對小貸公司開展評級,發揮評級的作用和價值。
二是建立科學的評級體系和方法。充分借鑒國外實踐經驗,結合我國國情,提出我國的小貸評級體系和評級方法,重點在風險防范、信貸技術和社會績效等方面予以明確和強化,促進小貸公司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將評級結果充分運用到投融資管理、機構考核、制度制定和稅收減免等方面,引導小貸公司更好地服務社會,履行職責。
三是提高小貸評級的公允性。評級結果的客觀公正是評級公司的立足點,為保證小貸評級公司的作用和效果,建議借鑒泛美開發銀行的做法和經驗,以政府部門或大型金融機構為發起人,設立小額信貸評級基金,對申請參與評級的小貸公司進行評級費用補貼,避免在傳統評級中出現的被評級機構購買評級結果的商業模式,從源頭上提升評級結果的公允性,確保小貸評級業的科學發展。
四是加強對小貸評級的管理。國家監管部門應盡快建立和完善小貸評級機構的有關管理規定,建立準入認證制度,加強監督檢查,以提升小貸評級機構的合法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