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能夠參與本次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年會。我要向諸位表示祝賀,并感謝你們,因為在過去的30年中,正是中國的企業家——其中一些在座,而很多可能沒有到場——讓中國告別了貧窮、封閉的農業社會主義經濟,轉型成為全球市場經濟中一股開放并充滿活力的重要力量。同時,我非常高興地了解到,中國企業家正日益活躍地開拓海外市場,比如越南、泰國,以及拉丁美洲、非洲乃至世界其它地區。
正如我和王寧在《變革中國》(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一書中所闡述的那樣,中國卓有成效的市場轉型并非源自于政府設計的任何改革方案。而應歸功于中國的領導人——特別是鄧小平——他們在推動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他們的工作主要是下放權力,放開地方政府的手腳,從而為草根階層的主動性創造空間;開啟門戶,讓中國企業家做好自己的事情;打開大門,歡迎中外企業家展開競爭與合作。
中國的市場經濟仍然存在許多缺點與不足,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國才剛剛開始其現代市場經濟之路。在未來幾年里,這條道路將以我們今天無法想象的方式發展。一些批評者曾抱怨中國經濟的不足之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國經濟仍然有著巨大的迅速提升空間。中國能夠、也必須要做得更好。我希望,北京的空氣能和昆明一樣干凈明澈;我希望,中國的農民可以自由選擇在哪里生活;我希望,中國的大學和媒體可以放開,這樣中國將出現一個繁榮的創意市場,從而增強國家的創造力。
我年事已高,無法親身前往中國,但我很高興大家能出席今天的會議。企業家是經濟中促成變化的因素,但在當今課堂上講授的經濟學教材中卻鮮見其身影。難怪經濟理論難以解釋當前的經濟變革,也難怪經濟學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一門靜態學科。要想使經濟學具有現實意義,就必須對它做出改變。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我和王寧將在明年創辦一本新的雜志《人和經濟》(Man and the Economy)。經濟學要想獲得成功,它的研究對象就必須是實實在在的人,是現實世界中的經濟。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你們很可能會親自見證這一幕——企業家不僅會是實體經濟中的英雄,也會是經濟學中的主角。最后,順祝大家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