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萬年的精髓
琥珀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于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后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的似礦物。琥珀的英文名稱為Amber,來自拉丁文Ambrum,意思是“精髓”。也有說法認為是來自阿拉伯文Anbar,意思是“膠”,因為西班牙人將埋在地下的阿拉伯膠和琥珀稱為amber。
在古代,被稱為“北方之金”的琥珀多為貴族所有。中國古代認為琥珀為“虎魄”意思是虎之魂。早在遠古時,皇親貴婦們就視琥珀為吉祥和意之物;新生兒佩戴可避難銷災,一生平安;新人戴上她可永荷青春夫妻和睦幸福,因為那時人們認為琥珀是“虎斃魄入地而成”正因為這個原因,佛教界也視琥珀為圣物。
自古以來在歐洲,琥珀被視為吉祥物。琥珀是歐洲人的傳統寶石,是歐洲文化的一部分。歐洲人對琥珀的癡迷一如中國人對玉的鐘情。琥珀那種把瞬間凝結成永恒的魔力和神奇效果,是干百年來,人們寄托特殊情感的不二選擇。同時,琥珀也是十一月份的生日石。把心形琥珀送給愛侶,象征愛意和關懷。古時候人們用非常大顆的琥珀珠串成婚禮項鏈,它是結婚時必備的貴重珠寶,也是情人間互贈的信物。歐洲人還認為昆蟲琥珀能驅除和陰擋邪術。琥珀不僅代表勇敢和不怕痛楚,還象征著快樂和長壽。
據考證記載最早記錄的化石樹脂是石炭紀,但琥珀一直到白堊紀早期才出現,主要分布于白堊紀或第三紀的砂礫巖、煤層的沉積物中。著名的琥珀沉積巖來自緬甸,波羅的海地區和多米尼加共和國。琥珀主要是古代裸子植物的樹脂,但則有開花類植物所產生的樹膠。波羅的海區琥珀有時含有昆蟲或植物的殘體。推測該琥珀可能是在原始松樹種Pinus succinlfera的森林中形成。全新世的半化石硬樹脂與琥珀的不同處在于它們在有機溶液中會熔解。
琥珀多呈不規則的粒狀、塊狀、鐘乳狀及散粒狀,硬度低,質地輕,澀,溫潤,有寶石般的光澤與晶瑩度,琥珀的另一個特征是含有特別豐富的內含物,如昆蟲,植物,礦物等。琥珀很嬌氣,怕火、怕汽油、怕敲擊、怕暴曬、怕酒精。有的琥珀還帶有香味。顏色一般為顏色為黃色、棕黃色及紅黃色,條痕白色或淡黃色。透明至半透明,具松脂光澤。在150℃時,琥珀會軟化。斷口貝殼狀極為顯著,性極脆,摩擦帶電。
分類
中國根據琥珀的不同顏色、特點劃分的品種為金珀、血珀、蟲珀、香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蠟珀、密臘、紅松脂等,其中并沒有明確的定義。琥珀中價值較高的是古董、精湛的藝術品或含有生物遺體。琥珀依昆蟲的清晰程度、形狀大小、顏色決定其經濟價值。顏色濃正,且雜質不多者為佳。顏色以藍、綠色和血紅為好,但綠色琥珀發現在多米尼加、墨西哥以及中國撫順等地,波羅的海綠珀多為高溫下置于在化學藥劑中所致。透明血珀大多為高溫烤色所致,天然血珀會有可見的內含韌。通常,顏色濃正通常伴隨少量可見雜質,有種說法是,微小的內含物是琥珀的致色因素,也是來源于此。最貴重的品種是包裹含昆蟲的琥珀,俗稱“琥珀藏蜂”,以昆蟲清晰、形態栩栩如生、質地上乘、個體大、數量多為最佳。
保養
琥珀的熔點低,易熔化,怕熱,怕曝曬,琥珀制品應避免太陽直接照射,不宜放在高溫的地方。琥珀易脫水,過分干燥易產生裂紋。琥珀屬有機質,易溶于有機溶劑,如指甲油、酒精、汽油、煤油、重液中,不宜放入化妝柜中,一般情況下,不要用重液測定其密度和用浸油法測折光率。琥珀性脆,硬度低,不宜受外力撞擊,應避免磨擦、刻劃,防止劃傷、破碎。下面站我們一起來看看琥珀保養7招:
1.琥珀首飾害怕高溫,不要長時間置于太陽下或是暖爐邊,過于干燥易產生裂紋。盡量避免強烈波動的溫差。
2.雖說海珀在海水里侵泡干萬年,但琥珀怕強酸和強堿。盡量不要與酒精、汽油、煤油和含有酒精的指甲油、香水、發膠、殺蟲劑等有機溶液接觸。噴香水或發膠時請將琥珀首飾取下來。
3.琥珀硬度低,怕摔砸和磕碰,與硬物的磨擦會使表面出現毛糙,產生細痕。不要用毛刷或牙刷等硬物清洗琥珀。
4.琥珀首飾應該單獨存放,不要與鉆石、其它尖銳的或是硬的首飾放在一起。不要使用超音速的首飾清潔機器去清洗琥珀,可能會將琥珀洗碎噢。
5.最好的保養是長期佩戴,人體油脂可使琥珀越帶越光亮。
6.專業上光法是用牙粉混合融蠟油,要趁混合物還是有熱度時來回磨擦上光。
7.當琥珀染上灰塵和汗水后,可將它放入加有中性清潔劑的溫水中浸泡,用手搓沖凈,再用柔軟的布(比如:眼鏡布)擦拭干凈,最后滴上少量的橄欖油或是茶油輕拭琥珀表面,稍后用布將多余油漬沾掉,可恢復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