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排行的標準,綜合考慮了產品品質、性價比以及在五大電商(京東、亞馬遜、易迅、蘇寧、天貓)上的受歡迎度或銷量。
雖然現在手機市場關注度最高是iPhone 5S、Note3等高端旗艦機型,但作為市場體量巨大的普通消費者依舊看中等價位的機型。目前,不少手機廠商都基于這一價格區間的產品市場需求,推出一系列的1000~2000元價位的手機,而且在整體性能上也并不落后高端旗艦很多,足以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要,關鍵是價格比較低廉,堪稱物美價廉的典范。
三大運營商
“電信”占有較大一席地
從此次榜單中不難看出:電信手機在手機市場占有較大一席地,隨著CDMA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好,國內外終端廠商也躍躍欲試。于是,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進軍CDMA手機,隨著眾廠商的加盟,中國CDMA大家庭已然枝繁葉茂,眾多廠商攜近千款終端參與市場競爭,讓人看到CDMA產業發展的累累碩果。
對于消費者來說,最為注重的指標之一就是“實惠”。而眾多的消費者在運營商的身上體驗到了甜頭,“預存話費贈手機”、“買手機贈話費”等等一系列的“實惠”之后,人們逐漸地選擇一系列的合約機。集采+終端補貼模式是智能手機推廣階段的不二法門,也成為手機廠商迅速打開市場的利器。
手機市場“價格”主宰一切
智能手機的層出不窮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但千元智能手機還是占手機的主導地位。
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除了造型和硬件配置外,最為關注的就是價格,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價格甚至可以成為決定性因素。雖說不少主流機型的報價都已經控制在兩千多元,但在二三線城市依舊是千元檔智能機最為搶手。并且,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千元智能機的“勢力范圍”大有不斷擴大之勢。
從此次榜單看出,前十名產品90 %均為國產品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國產廠商一直比較注重價格市場,像小米、魅族、華為、聯想、TCL的產品都具有極高的性價比,在用戶享受較低價格的前提下,也可擁有一個比較完美的體驗。
最值得一提的當屬小米,小米手機始終堅持 “為發燒而生”的設計理念。可以說,小米3所擁有的1999元的價格是2000元內的臨界點,消費者對于這一點也較為敏感,小米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接連的三代產品均是升級配置,價位未見改變。然而在不到2000元的價格下,手機的整體配置以及體驗并不落后于其他四五千元的旗艦產品,這些足以體現小米“為發燒而生”的初衷。
國產手機注重性價比市場
在智能手機價格逐漸降低的今天,我們無需花太多的錢就可以享受高配置手機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尤其是國產手機在性價比方面有著十分突出的優勢。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FK的研報顯示,2013年國產品牌智能手機再次崛起,在國內整體手機市場中的份額占比超過70%。
與國際品牌相比,絕大部分國產品牌在智能手機市場尚未突破3000元價格天花板,且主要集中于2000元以下市場。截至今年6月,國內品牌在2000元以下市場份額達95%。但自今年以來,國產品牌向高端加速發力,與國際品牌在2000~3000元價格段市場的差距正在縮小,特別是小米、魅族、TCL、華為等國產品牌在高端市場旗艦產品的推出,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旗艦產品的推出,增加了國產品牌的占有率,使消費者在少花錢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享受旗艦產品帶來的非一般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