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網融合是個已經喊了十幾年的題目,但至今仍沒有完全實現??梢钥吹降氖菬o論三網三方還是受眾在想起的時候,這都是一個屢試不爽的噱頭,但是,我們卻始終沒有看到三網融合的最終發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比而不周。三網融合實際是一個和而周的過程,各方有各自的利益,但卻需要向著共同的目標而前進。這里不需要千篇一律,但需要一種合作。
龐然大物運營商
作為網絡基礎設施的擁有者,電信運營商往往被看成三網融合中最大的損失者,仿佛一旦發展充分,電信運營商就像機場高速一樣,變成了免費的通道在利益環節遭到靠邊站的結局。而電信運營商也從來沒有甘于就范過。
在2010年,三大運營商已經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應用商店,當然,其中的應用與已經成熟的蘋果App Store無法比擬,但其中最大的一家中國移動的MM也已經有十萬計的應用,而且可以說幾家應用商店各有各的特點,MM自不用說,沃商店憑著聯通多種合約機低廉的價格,占據了不少用戶,而天翼空間則憑借充分的開放性也獲得了不少開發者的青睞。
在龍蛇混雜的安卓應用中,三大運營商的身份也是吸引用戶的重要根據。隨著各自發展,幾年后運營商的應用商店的優點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雖然由于志不在此從而造成至今應用的更新用戶的體驗并不最佳,但在與互聯網公司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最初的交鋒中,運營商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
從歐美的經驗而來,互聯網行業對于運營商總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在相關的企業排名中,互聯網企業的騰訊、阿里等公司也你追我趕的對三大運營商反復地超越著。而廣電系在運營商面前則略顯弱小,但同為國字號企業,廣電系與運營商實現了很好的合作,這一方面最大體現就是IPTV。
即使很多人還沒有真正體驗IPTV,即使互聯網電視已經試圖代替IPTV,但IPTV仍是三網融合一大典范,廣電的內容、電信的網絡,彼此合作奉送到用戶面前,而這一服務通常是在用戶辦理固話套餐后的贈送項目,且不論其內容如何,僅在費用一點,就是三網融合對于廣大用戶利好的明證。只是囿于廣電系統和電信運營商體系的省份劃分,IPTV的服務很難做到跨省合作,這才讓新生的互聯網電視有了不一樣的發展的機會。
但是,無論獲得國家認可牌照的廣電系統,還是借牌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在推出互聯網電視服務的時候,都遭遇了高昂“路費”的尷尬,再好的服務,如果只能賠本賺吆喝,也很難堅持下來,這讓電信運營商仍然作為龐然大物可以屹立在三網融合的制高點。
小有小的力量
在視頻經營中,版權購買的投入是永遠的大頭,廣電系統擁有豐富的內容版權,在這里可以堪稱王牌,這也讓各級廣電在三網融合中要掌握主動權有了底氣。以綜藝節目聞名于江湖的湖南衛視推出的芒果TV就靠著掌握的大量版權,通過版權互換節約大量資金,在發展互聯網電視中可以彌補相比較IPTV而多出的為了路費而付出的大筆資金。而以此為跳板,進而向游戲等領域發展,湖南廣電在互聯網領域也開出了一片天地。至于以中央為名的央視網推出的CBOX同樣依托豐富的電視節目得到了大量用戶。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爭鋒中,一向以創新和模仿為刀劍,好勇斗狠的互聯網公司自然不會落后。在收到網絡資費限制而難以迅速發展的情況下,互聯網公司發揮想象,借助龐大融資,進行了火爆的嘗試。比如一直以砸錢聞名的阿里系,為了推廣自己后來的來往,就以流量為誘餌吸引用戶使用。設法與運營商達成合作的網易公司更是把免流量費作為標配讓易信搭載著呈現到用戶面前。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兩個移動社交應用即使搭載流量免費的班車,仍沒能抗衡某信龐大的用戶基數,所見者多,所用者少,至于究竟有沒有人用似乎也沒人關心了。
而遠在美國的Google,為了讓自己的服務不至于受限于流量的限制,在不能自行廣泛搭建地下電纜的限制下,索性把目標瞄準了天上,希望通過放飛搭載Wifi設備的熱氣球,為全球提供更好的無線網絡信號。從而實現面對電信運營商的跳山羊,自建一個完整的生態圈。
當然,谷歌已經不止一次希望掙脫相關束縛,早在2011年,谷歌就投資在堪薩斯州首府托皮卡市建立實驗網絡,提供超過當地電信運營商Verizon20倍的網速,即網速達1Gbps的光纖網絡,而在提供申請時,很多城市都踴躍報名,有的城市愿意以企業為名,更多的人家則為新生兒起名谷歌,這一方面是社會化企業的強大影響,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即使在比中國網速遠高網費遠低的美國,人們對于網速的追求依然是沒有止境的,而網速,始終是互聯網發展的要害。
和而不同
三網融合已經喊了幾十年,但始終沒有得到更明顯的發展。三者之間,各自的優勢都是顯而易見的,也是難以磨滅的。比如,即使在網絡文學領域,在三大運營商開始進軍網絡文學市場,紛紛開通數字閱讀基地之后,很快簽約大批網絡作家。特別是在移動支付不夠完善的四年前,其話費綁定付費的手段俘獲了用戶的芳心。隨著數字閱讀熱度的不斷攀升,運營商龐大用戶群的優勢顯露無遺,運營商閱讀基地的收入也扶搖直上。數字閱讀成為運營商眾多基地中的佼佼者,也成為了運營商的“搖錢樹”。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網絡文學作家向《互聯網周刊》表示,他和多家網絡文學平臺都有合作,而真正能夠帶來收益還是運營商閱讀基地,這可以體現出廣大用戶即使會有各種各樣的不滿。卻還是相信電信運營商的品質,也體現出電信運營商渠道的威力。
而在去年開始風靡的盒子之戰中,做視頻的、做節目的投入其中自不必說,做手機的也跳進來試圖分一杯羹,反倒是早就在客廳占有一席之地的做電視的,操作系統也有了,網絡也有了,但就是內容成了短板,結果興沖沖做出互聯網電視,卻應者寥寥,以為高大上的互聯網電視也只能接了有線電視,與普通電視沒有區別,直到樂視、芒果TV、歌華甚至小米,在內容上做好充足準備,裹挾而來,才讓廣大用戶真正體驗到互聯網電視的樂趣,等到游戲內容添加其中之后,更是讓人樂在其中不能自已。但這仍依賴于自己Wifi的完善,否則再好的內容也無法展現在用戶面前,也不是一味貶低就可以忽視的。
對于渠道和內容的利益矛盾,或許解決的最好的或許仍是蘋果的App Store,用小額的分成來實現利益共享,而不是塞班系統式的收租子,只有實現利益的共同化,才能實現合作的常態化,而彼此爭利的結果則是資源的重疊與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