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014年04月25日,一場以“楚式漆器”為主題的沙龍活動,在武漢創意天地體驗館成功舉辦,由楚新傳媒《TA生活家》雜志策劃組織,100多名傳統文化愛好者們相聚于此,共同聆聽楚式漆器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鄒傳志大師的講演,現場氣氛異常熱烈。
漆器技藝 楚人文化之根
漆器是楚文化一個鮮明的符號,“生死不離漆”,楚人對漆木器到了情有獨鐘的地步,幾乎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許多文物考古專家都以為其制作技藝早已失傳,事實上2000多年來,這一獨具東方文化特色的荊楚傳統技藝,一直在荊州地區不斷傳承。
鄒傳志說:“漆器全部由手工制作,生漆繪制。木料一般要存放兩年以上,待完全干燥后,才加工制作成白胚器物,再用天然國漆經過磨光、刮灰、砂光、清灰、上漆、繪畫、描金等近20道工序制作而成。因生漆晾干一次至少12個小時,所以一件工藝品少則用時一個多月,多則半年一年才能完成。但楚式漆器色澤柔和鮮亮,且保存時間長,收藏價值大。普通木材的漆器可保存數百年,若是楠木,則可達千年以上。“
目前為了保護和弘揚楚文化楚式漆器髹飾技藝,鄒氏父子(鄒德香、鄒傳志)的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創意思維 傳統文化再放光芒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擁有五千年的輝煌歷史,留給國人的精神財富太多,如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政府也一直在提倡發展文化產業,開發歷史中有特色優勢的傳統文化。因為文化本身是無法復制的,再加以創新、融入現代科技,通過大批量工業制造技術,將傳統文化轉換為人人可用的生活消費產品,融入現代商業,必將催生出一場足以改變世界的偉大力量。
幫助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楚文化的復興,這也是武漢創意天地一直在做的事情。提供一個跨界交流的平臺,藝術家、企業、銀行等不同圈層的人聚集在一起,并在此交集融合,實現思想的交流和靈感的碰撞,同時獲得合作與投資機會,讓藝術家有更多的企業家經營思維,讓企業家有更多的文化思維,實現互進互利,共同成長。
最后武漢創意天地招商總監孫巍表示:“楚式漆器是武漢創意天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的第一期,未來兩個月,還有景泰藍、水晶琉璃等各種文化主題沙龍在這里舉行。作為武漢文化新地標,武漢創意天地希望通過舉辦這種圈層沙龍活動,讓大家了解湖北的民間文化,將這些古老的工藝傳承下去,并在創意天地得到更好的發展。“
為了更好的展現湖北民藝文化內涵和魅力,楚新傳媒《TA生活家》雜志聯合武漢創意天地,將陸續邀請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大師以及武漢市手工藝人,向市民朋友們逐一展示手工藝的歷史淵源和制作過程,讓市民朋友親自體驗制作過程,讓大眾了解湖北的手工藝文化,進而激發大眾對手工藝的關心與熱愛,更好地將手工藝文化傳播與技藝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