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涼山彝族在元謀縣境高高的小涼山深處,那里曾是紅軍走過的地方,一首《五彩云霞》唱的就是這里。在楚雄掛職期間我一直都想去小涼山走一走。去年五月下旬,在元謀李副縣長的陪同下,我如愿以償地前往小涼山考察、寫生。
冷水箐是小涼山鄉的一處村莊,幾戶民居散落在大山之陽,這里的植被很好,在2500米海拔的山上陽光雖然強烈,但陽光下還是暖暖的非常舒服。我站在山頭瞭望四周,藍天、白云、農舍和梯田中耕作的人們,從每一個角度看都能構成一幅幅畫卷。正值農忙時節,村里的人們都在地頭田間,村長和夫人知道我們到來后放下農活,趕回家為我們準備午飯。
有幾年未畫過水墨寫生了,水墨人物造型精確是寫生的基礎,在現場進行水墨寫生,準確描繪對象,達到像已屬不易,在我看來寫生的過程其實更是一個創作過程,創作中必須能捕捉描繪者的內心世界情感,方能在下筆時把握神韻,這就算是真功夫了,水墨寫生本身就是一種紀實創作。好的書法功底,有助于在人物線條上,更具變化,立得住,彰顯中國水墨畫創作中特有的書法之美。今天一開筆很快就找到感覺了,這應該說得益于幾年來始終不輟的書法歷練吧。兩幅水墨寫生完成了,村長看了自己的畫像后竟高興地在我的面前跳起了彝族舞蹈,那優美的舞姿,活脫脫地展示了彝族漢子熱情、奔放、豪邁自信的精神世界。他脫下氆氌對我說你等著,我叫上村里最美的女人穿上彝家的盛裝為你作畫當模特。說完后一溜煙地跑出院門,一會工夫他拉著一位身著彝族盛裝的老人,走了進來,我的眼前一亮哇!這真是小涼山彝族高雅氣質與完美的服飾于一身的女人,太完美了,我打量她,飾品都是用純銀打造,手腕上的銀鐲也有年代了,年輕時她個頭、身材一定不低,一排潔白整齊的牙齒,面部的輪廓線條非常清晰,有點與藏族接近,這讓我一下子想到周思聰先生筆下的涼山彝族形象,人物面部刻畫精確、深厚、傳神,再配上簡約的身著服飾,用墨用筆同蒼涼的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的創作精品,堪稱水墨人物的典范。
上前詢問方知,來的正是村長的媽媽,彝族名字叫由珠,今年68歲。老大姐姿態優雅地端坐在我的面前,那溫柔嫻熟、堅毅善良的涼山彝族母親的形象呈現在我的面前,深邃的目光炯炯有神。夫人坐在她的對面一邊跟她敘著家常,我一邊觀察寫生創作著她的形象。
正午時分,地里耕作的人們回來了,婦女們洗去勞作的辛勞,個個穿著節日喜慶的服裝走進這個彝家小院,頓時歌聲笑聲在這里回蕩。小涼山彝族是民俗民風保存較為完整的地方,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彝族好客,是因為彝族人具有大山一樣的情懷,當你走進彝族人居住的山村,男女老少會帶著燦爛的笑容,為你捧上醉人的苞谷酒,拉你走進冬暖夏涼的土掌房,圍坐在火塘旁會讓你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火焰的魅力,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彈著三弦盡情歌舞,你能體會生命價值所在。
彝族婦女心靈手巧,從她們那一身身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飾上就能讀出她們心底的歌,太陽、月亮、花鳥魚蟲、火把虎頭,各色圖案讓你眼花繚亂,贊嘆不已。這一天我一直畫到手都無力握筆為止。
小涼山的神奇、美麗,深深的吸引著我,流連忘返,遐想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