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guān)民國“四大王孫公子”,歷來有多個版本,但版本再多,都少不了袁克文,這說明袁克文在當(dāng)時的影響很大。目前,張伯駒關(guān)于民國“四大王孫公子”說法得到較多人的認(rèn)可,也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即末代皇帝溥儀的族兄溥侗、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張學(xué)良、河南都督張鎮(zhèn)芳之子張伯駒。這四位在書畫、詩詞、戲曲、古玩上均有過人之處,尤其是袁克文,才華橫溢,不受禮教約束,常做驚人之事。
家族顯赫 經(jīng)歷坎坷
袁克文(1889—1931),是民國總統(tǒng)袁世凱的次子,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號寒云,又署龜庵。由袁世凱三姨太金氏(朝鮮人)生于朝鮮漢城(首爾),其母是貴族之女,因袁世凱長妾沈氏無出,袁克文剛一出生便被沈氏抱養(yǎng)。袁克文自幼聰慧異常,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金石書畫、詩文戲藝,無所不通。袁世凱后期的私人文稿大多出自他手,是袁氏諸子中不同凡響的一位。由于從小天資聰穎獲得父親袁世凱的偏愛,甚至一度成為“太子”的準(zhǔn)人選,深得袁世凱的寵愛。袁克文也頗為自負(fù),常常自比為三國曹子建,引起了其兄袁克定的妒忌。
袁克文早年加入過青幫,為天津青幫幫主,他還是青幫“大通悟?qū)W”四字中“大”字輩的人物,弟子一呼百應(yīng),威風(fēng)八面,那時黃金榮、張嘯林屬于矮一輩的“通”字輩,杜月笙則是徒孫輩的“悟”字輩,江湖上人稱袁克文為“小老大”。民國中后期江湖有稱“南有杜月笙、黃金榮,北有津北幫主袁寒云”。盡管袁克文加入過青幫,但人們還是將他看作文人,有人稱他為“貴公子、純文人”。袁克文與父親不同,他無意于政治權(quán)位,1915年袁氏稱帝時,他與父兄意見相左,他的一首反對帝制的詩在當(dāng)時曾傳誦一時:“隙駒留身爭一瞬,恐聲催夢欲三更。絕嶺高處多風(fēng)雨,莫到瓊樓最高層。”
袁克文晚年窮愁潦倒,以鬻字為生,1931年病逝于天津。生前撰有《寒云手寫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種》、《古錢隨筆》、《寒云詞集》、《寒云詩集》、《圭塘唱和詩》。筆者以為,袁克文才華過人,精通書畫、戲曲,尤精版本之學(xué),但英年早逝,去世時只有42歲。
袁克文有四子三女,皆為知識分子。其中袁家彰、袁家騮留學(xué)并定居美國,皆學(xué)有所成。袁家騮后來與其夫人吳健雄成了聞名世界的華人物理學(xué)家。此外,陳巨來、胡鐵耕、俞逸芬、王玉蓉等人都是袁寒云的弟子,主要從其學(xué)習(xí)繪畫。其中陳巨來后來成為現(xiàn)代篆刻大師,近代“元朱文”第一。
風(fēng)流倜儻 愛好收藏
袁克文一生花錢如流水,從未愛惜過錢財。吃、喝、嫖、賭、抽(鴉片)樣樣都干,自詡“平生無憾事,惟一愛女人”。1918年,袁克文到上海游玩,據(jù)說一次就花去60萬大洋。袁克文除原配妻子劉梅真外,他還娶了5個姨太太。沒有名分或“一度春風(fēng)”的情婦那就更多了,據(jù)知情人講有七八十個。
民國時期,袁克文與溥侗、張學(xué)良、張伯駒其他公子都是收藏界翹楚。其名聲之大,圈內(nèi)人士無人不知。不過,他們的收藏大多依靠其顯赫的家族和雄厚的經(jīng)濟(jì)支撐。袁克文生平參與政治活動不多,“志在做一名士”。他平生愛好藏書和古玩,精于鑒賞,曾與傅增湘、徐森玉、周叔弢等交往密切,研究版本、文物。但凡所喜文物,典當(dāng)變賣隨身財物,不惜一切代價亦要得手,特別是見到宋元刻本,必設(shè)法購得。藏書多為清廷內(nèi)府藏本,價值最高的有29種、116冊,自署“皕宋書藏”。他對收藏的宋刻巾箱本《周易》、《尚書》、《論語》、《孟子》等8種,尤為喜愛,辟“八經(jīng)室”專門貯之。現(xiàn)存北京圖書館的宋刻本《魚玄機(jī)集》就是其舊藏。此外,近幾年,袁克文多件舊藏在市場上露面,價格驚人,如2011年西冷印社推出的趙孟頫《滾塵馬圖》手卷獲價1150萬元。這些珍品都是袁克文舊藏。尤值得一提的是,袁克文對自己心儀物品,往往不惜巨資,他揮金如土,但頗有“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公子作派,除非特別喜愛,興盡就轉(zhuǎn)讓。如2012年秋拍,北京盈時拍賣公司的重量級拍品——元代朱玉《揭缽圖》拍出了2990萬元的天價。袁克文在跋文中清楚地考證了朱玉《揭缽圖卷》的前世今生:《揭缽圖》本是北宋大畫家李公麟的名作,為宋代宣和皇家秘藏,到了元代李公麟的原作歸宜興人吳大本收藏,再轉(zhuǎn)歸元代收藏家陸全卿收藏。之后,朱玉根據(jù)李公麟的名作臨摹了兩個本子。朱玉的摹本到了清代,一歸收藏家畢澗飛珍藏。到了民國被一位姓蔡古玩商占有,準(zhǔn)備賣到國外去,結(jié)果被袁克文買下了,再后來也流落去了美國,這就是朱玉《揭缽圖卷》的遞藏經(jīng)過。
擅長書畫 行情可觀
袁克文生平不諳政治,但愛好廣泛,他不僅熟讀四書五經(jīng),而且精通書法繪畫,書法主張應(yīng)從古篆入手,然后由草書、隸書到楷書,全面貫通。著有《寒云詩集》等。袁擅長楷書、隸書、行書、篆書、草書,他的書法有很多絕技,如喜好酒后寫書法,其不少書法精品都是酒后所書。此外,他還擅長懸書、仰書及榜書。所謂“懸書”就是寫字不用桌子,有2名侍者各拿宣紙一角,把紙懸空,而袁克文寫來居然筆筆有力,宣紙無損;所謂“仰書”是指他仰臥在床書寫,寫完再看居然瀟灑娟秀,字不走樣;所謂“榜書”是指他能寫超大的字,據(jù)說他能手拿1.5米長的筆桿,筆毫長0.5米,站在紙上揮灑自如,讓人驚嘆不已。民國時期,向袁克文索字眾多,其中不乏大藏家。有評論家認(rèn)為,袁克文豪爽大度、風(fēng)流倜儻、天質(zhì)聰穎、才華橫溢,他的字如他的人一樣,章法取勢開張,結(jié)體則是內(nèi)宮寬博,用筆恣肆,給人以豁達(dá)大度的感覺。特別是他書寫的榜書揉唐楷諸家神妙于一體,既有顏魯公的寬博,又有柳公權(quán)的端莊,還有褚遂良的筋力十足,可謂博采眾家之長。袁克文的書法很受市場青睞,民國時期,山東督辦“狗肉將軍”張宗昌請他寫了一幅中堂,價碼高達(dá)1000元銀洋。1922年,他的書興甚豪,登報減潤鬻書,一天寫了40副對聯(lián),全部售罄。2011年,他的《書札冊》在北京匡時獲價29.12萬元;同年,《隸書五言聯(lián)》和《隸書四言聯(lián)》在中國嘉德分別獲價55.2萬元,價格相當(dāng)可觀。
此外,袁克文善于結(jié)交各方朋友,三教九流無所不交,上至達(dá)官貴人,下至青幫都有他的朋友。袁克文在袁世凱死后,他分得的家產(chǎn)不久便被揮霍一空,中年生活困頓,不得不變賣收藏以度日,死后連籌辦喪事的錢都由青幫門徒籌措。袁克文傳奇的一生雖命途多舛,卻因人性豁達(dá)而光彩,因收藏、書法被后人而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