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肉雞的球蟲病可以通過服用抗球蟲藥物來預防。然而,耐藥性球蟲幾乎可以使抗球蟲藥物不起任何作用。這是在比利時Tom Serraerens肉雞養(yǎng)殖場觀察到的情況。使用疫苗是他的最后一招。
關鍵詞:球蟲病;肉雞;疫苗
自2007年在靠近比利時根特市的尼沃爾買下肉雞養(yǎng)殖場起家禽養(yǎng)殖主Tom Serraerens就知道,自己雞場中三個雞舍的條件并不完善。他遇到的這種情況與另外兩個雞場完全不同,因為他飼養(yǎng)的是肉雞。“從一開始起,肉雞的腸道健康一直就存在問題。每一個飼養(yǎng)期,我總是看到這同樣的問題反復發(fā)生:死亡率高于正常水平,肉雞沒有按正常的生長曲線生長,墊料質量很差且太潮濕。”這位經驗豐富的家禽養(yǎng)殖主沒花多少時間就發(fā)現(xiàn)球蟲感染是其肉雞場出現(xiàn)此類問題的核心所在。然而,真如Serraerens認為的那樣該問題的解決方案并不那么簡單。他講道:“尼沃爾的全部3個雞舍受球蟲感染的影響相當嚴重。我們采用了化學清理方法,并開始通過藥物輪換使用方案使用不同類型的抗球蟲藥物,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不幸的是,這種情況在用藥后并沒有多大的改善,至少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情況改善不明顯。家禽養(yǎng)殖主Serraerens然后通過獸醫(yī)網(wǎng)咨詢Maarten De Gussem獸醫(yī)。De Gussem說:“我們在雞場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球蟲卵,這表明該球蟲對場內使用的球蟲藥有耐藥性”。De Gussem和雞場工作人員進一步研究雞場的病史,并和雞場前戶主的承包商了解以前的情況。利用信息顧問、獸醫(yī)和飼料廠給出的數(shù)據(jù)資料,他們最終發(fā)現(xiàn)了造成這一嚴重球蟲病影響的原因。De Gussem說:“以前的雞場主非常注重最大限度地降低飼料價格。為了獲得最好的價格,他每年多次更換飼料廠。通過這種措施,預防性抗球蟲方案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生交叉。所有原本應該采用一種抗球蟲方案——輪換和/或穿梭式用藥計劃的常識被忽視了,只是為了獲得最佳的飼料價格。最終,前雞場主無意中采用了各種可能的抗球蟲藥,最終產生了有多重耐藥性并極具危害性的球蟲。”
1 疫苗株
在Serraerens的協(xié)助下,De Gussem獸醫(yī)認為,要解決這個特殊雞場中的問題,唯一有效的解決辦法將是接種球蟲苗。De Gussem說:“借助接種球蟲苗,利用一個安全的免疫接種方案,產生溫和型球蟲病,我們可以清除耐藥性野毒株”。Serraerens雞場是比利時第一家使用減毒活球苗——Hipracox蟲苗的雞場。這種蟲苗采用噴霧方法給剛由孵化場送達雞舍的1日齡雛雞進行接種。此蟲苗會使雛雞產生抵抗堆型艾美球蟲、巨型艾美球蟲、和緩艾美球蟲、早熟艾美球蟲和柔嫩艾美球蟲的主動免疫力。
保護作用始于免疫接種后的14 d~21 d,并一直持續(xù)到生產期的結束。De Gussem說:“通過給連續(xù)3個生產周期的肉雞接種疫苗,我們能夠使雞舍的球蟲感染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內。接種的疫苗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在科學上還有爭論。一些人認為,疫苗株會清除野毒株,因為肉雞在1日齡感染疫苗株后,在疫苗株經歷一個完整生活史后第2周開始排出蟲卵。也有人認為,野毒株將與疫苗株雜交,產生對抗球蟲藥敏感的“最終產品”(含部分的原野毒株)。這種情況會發(fā)生,因為疫苗株是通過它們對抗球蟲藥的敏感性選擇而獲得的。當然,最終的結果是一樣的。”
2 管理
De Gussem獸醫(yī)解釋:除了接種球蟲苗外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經過多個不用抗球蟲藥的生產周期后,我們使雞舍中的球蟲株對常規(guī)的抗球蟲藥再次產生敏感性,因此我們能夠再次引入常規(guī)的球蟲病預防方案。但人們必須考慮到,針對雞場球蟲病問題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量身定制的。”除了接種疫苗,Serraerens不得不提高管理技能。Serraerens回憶道:“一個人必須保持理智。”他新建了新的飲水線,調整了通風和供暖方案以實現(xiàn)雞舍內環(huán)境的最佳化。Serraerens指出:“你需要保持警惕,時刻關注水、飼料、墊料管理和氣候。此外,我們要非常密切地監(jiān)測雞群。獸醫(yī)每周要巡視雞場,每當從雞群中挑出雞時,要進行解剖并觀察它們的腸道(圖1)。” De Gussem說:“人們往往會觀察表現(xiàn)不佳的家禽,但為了得到雞群的真實結果,還應檢查表面上正常的雞。不同種類的艾美耳球蟲會引起腸道不同的部位發(fā)生病變,所以必須檢查腸道的上端以及下端。我給獸醫(yī)同行的最重要建議是在光線充足的大白天進行解剖(圖2)。評分值1和2(白點一樣小針刺)的病變在人工照明下或在多云的室外是幾乎不可能觀察到的。” 據(jù)獸醫(yī)的建議,你只能對你所見到的問題采取措施,因此稍稍多花些功夫觀察雞舍外雞的活動情況是非常重要的(圖3)。
在接種球蟲苗后,雞場主和獸醫(yī)必須將工作重點轉向預防細菌性腸炎的發(fā)生上。接種疫苗不會引起更多的問題,但接種前的疾病除外。墊料和通風的管理、有機酸、益生菌甚至抗生素的需求,需要由獸醫(yī)早在雛雞10日齡時開始監(jiān)測(圖4)。比利時和荷蘭的經驗告訴我們,接種球蟲苗后很少暴發(fā)與抗生素使用有關的腸道健康問題,但治療時間比通常的要早。治療較小日齡的肉雞會減少對抗生素的需要量,從而降低生產費用。飼料配方是一個使生產保持在最好狀態(tài)的額外管理辦法。10日齡和20日齡之間可能需要較少的日糧蛋白質,這取決于細菌性腸炎問題的嚴重性。
3 良好的結果
當然,接種疫苗和獸醫(yī)密切的監(jiān)測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對此Serraerens很坦誠地說:“縱觀增加的費用,在去年我們開始接種疫苗前我還有一些疑問。但回頭觀察后發(fā)現(xiàn),這完全不是一回事。接種蟲苗后,球蟲病的亞臨床影響大大減弱了,而生產技術指標大大地提高了:飼料轉化率從1.38改善到1.25,雞群的生產性能更好。在2個月中,尼沃爾雞場的90 000羽肉雞為我比原來有球蟲病和繼發(fā)感染時多掙了9 000 歐元。這對額外的努力而言是值得的。”De Gussem說:“接種活球蟲苗后,在連續(xù)4個生產周期中目前我們還沒有觀察到耐藥性球蟲病的發(fā)生,我們不必再求助治療,常用的抗球蟲預防方案已經足夠。”□□
原題名:Battling coccidiosis with vaccinations(英文)
原作者:Fabian Brocko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