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想要評職稱,得先和校長花錢買名額,這在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九小學已成為老師之間心照不宣的秘密。而按照“慣例”,職稱名額由校長“標價”,遇特殊情況還可以“打折”。記者近日從宿州市埇橋區教育局獲悉,涉事校長劉某已經被停職,接受紀委調查。(2014年3月16日《京華時報》)
從歷史上角度講,職稱評聘是尊重知識的表現;但當前職稱評定現狀的確有違初衷,時有少數人利用職稱制度的某些漏洞謀取私利。因此,對于現行職稱評定制度的改革聲音越來越多。其中“職稱評定與崗位聘任分類”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事實證明,一所學校會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雇傭最合適的人到自己合適的崗位上來。總之,評聘分離之后,職稱只是一種能力的證明,而不是勞動者待遇的絕對衡量條件。勞動者可以和用人單位自由組合,市場行為的自由精神完全可以消除這種討價還價買職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