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中,什么是體驗性學習呢?所謂體驗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通過反復的觀察、實踐、練習,對情感、行為、事物的內在體察,最后認識事物的特性以及本質,掌握新的化學知識,同時掌握一些技能,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甚至形成一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因此,在體驗性學習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更多的體驗性學習的機會,讓學生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化學的一些實際問題,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探究為中心的化學課程新理念。那么,在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如何組織教學、充當怎樣的角色才能真正達到體驗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呢?
教師是參與合作者
新的課程標準設置了感受、經歷、參與、體會的體驗性學習目標,改變以前學生接受性學習的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并且獨立思考,意在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同時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師的角色也必須相應地發生變化。這就需要我們對自己的角色進行重新認識和定位,以便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在體驗性學習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代言人,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我們知道新課程理念強調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這些都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合作才能完成,教學過程本身就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在體驗性化學學習中,教師是學生的合作者。如在學習元素周期表時,教師可以把收集資料的任務交給學生,與學生合作,讓學生參與體驗教學。事實上,學生收集的資料和信息往往比教師更豐富。作為合作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要讓學生放開手腳,甚至讓學生親自嘗試對某物質性質的檢驗,使他們充分體會到主人翁的自豪感,從而樂意與教師合作,主動接受教師的指導。在實踐體驗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從講臺上走下來,成為學生體驗性學習的合作者。
教師是傾聽賞識者
在體驗性化學學習中,教師要善于發現每一位學生思維上的閃光點,用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善待每一位學生的意見,不要打擊他們思考的積極性。要懷著驚喜的心態去迎接學生的每一次發現和每一個想法,要帶著掌聲去鼓勵學生在體驗性學習旅途中的每一次挫折和超越。我們當前教育的一個特點是學生體驗的失敗和挫折多,成功少,長期下來難免會灰心喪氣,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記得在學習元素周期表時,有學生提出第一主族的氫元素應該放到第七主族,教師虛心聽取學生的想法,學生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提高了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教師的信任和賞識,既激發了學生的進取心,也滿足了其探求知識的強烈欲望,讓學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教師是開發創設者
體驗性化學學習是教師根據具體的課程教學內容,開發創設出一定的教學情境,讓一些固定的、封閉的、被動的教材內容活起來。如在研究證明分子運動時,教師可以把香水噴灑到教室的黑板上,最后一排的學生在短時間內聞到香味,通過嗅覺,學生親身體驗到了分子在運動。再比如,學習高中化學必修1第3章金屬鈉時,教師設計金屬鈉和水的化學反應實驗,學生通過視覺,深刻認識了金屬鈉具備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開發創設這樣一種體驗性學習的氛圍,使抽象的變為具體,微觀變為宏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而且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以極大的熱情自主參與到化學學習中。
教師是實踐反思者
體驗性學習是把教學看成一種體驗的過程,在體驗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長期以來,教師一直把自己的知識直接拷貝給學生;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學過程再也不是教師思考與學生的機器加工,而是在實踐中共同思考與共同體驗的融合,教學活動再也沒有照抄照搬的教案,只有個性的體驗和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憑借教學的經驗而不進行反思,即便有30年的教學經驗,也只是30年的重復。筆者認為,新的課程改革正好給教師創造了一個實踐反思的機會,因此要不斷實踐體驗,要從反思中吸取教訓,才能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否則,新課程改革就無法落實到實處。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傳統的單一教師角色已不適應時代的要求,當代的化學教師必須充當好研究者、促進者、評估者、組織者、激勵者、課程開發者等多重角色。當然,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是豐富多彩的,隨著體驗性學習的深入展開及研究,教師的角色將會更加豐富多彩。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二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