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向45分鐘課堂要效益,是每位數學教師努力的方向。只是每個人的認識和做法不盡相同,最終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樣。中職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并且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又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本文針對中職數學教學如何創設情景,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供同仁們參考。
關鍵詞:中職數學 課堂教學 創設情景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049-01
提高教學效率是每位老師所希望的,只是每位老師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的做法和認知是略有不同的,所以,最終的效果也是有差異的。分析現在的中職學生,大部分性格活潑開朗,在課堂上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20分鐘左右,所以每節課的開場白是非常重要的,設計的好,就能夠讓學生們在聽課效果最好的時間里記得更清楚。本文就中職數學導入教學分五方面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
1 有趣故事創設數學情景
在開始新一節課的講授時,可以先通過身邊的趣事來引導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歷史故事、數學趣題、數學游戲等。這樣可以更快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并且還能讓學生們在精神飽滿的狀態下延長專心聽課的時間。比如講授“二元一次方程課”,可以以唐朝的一個故事做引導:唐朝有一個叫楊損的官員打算在底下的人里邊挑選兩名各方面素質較好的,然后在這兩名下屬中選出一名提升到較高職位上,但是選出來的這兩名人員,在各方面的條件都不相上下,所以一時難以做決定。這時楊損把他們兩人召集起來,利用一道數學題來擇優,題目是這樣的:在一個森林里有幾個盜布賊,他們正在商量怎么分配偷來的布匹,其中一個盜賊說:如果每人分6匹的話,余5匹。如果每人分7匹,就差8匹。問題是一共有幾個盜布賊?一共偷了多少匹布。聽完問題之后,其中一名候選人立即得出答案說:盜賊有13個,偷了83匹布,由于他的思維敏捷,所以被提升到更高的職位,其他人也心服口服。那么他快速解決的辦法是怎樣的呢?
2 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數學情景
數學的學習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主要分為三部分: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數學的核心就是“問題”,在利用多媒體設計教學時,避免創設背景的盲目,不僅要在其中設計數學問題,還要在讓學生的認知產生不平衡上下功夫,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在思維上引起沖突。例如筆者在講述圓的時候,設計了這么一個故事:“之前在科技制作課堂上,科技組的輔導員給學生們提出一個要求,讓他們把自己制作的汽車模型改的更新穎更漂亮一些,這時小明把車輪改成了三角形,王剛改成了正方形,李紅用橢圓代替了之前的圓形車輪,只有楊陽的汽車輪子還是圓形的”,筆者在講解的時候,結合多媒體圖片把每種汽車模型呈現出來,讓大家討論哪一種車跑的快。很顯然,課堂的討論是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很快大家進入了激烈的探討中,甚至有些同學即時拿出書本、三角板和圓來模仿每種汽車的運行狀態。經過集體討論后,大家共同得出的結論就是圓形的車輪是跑的最快的。但是為什么圓形的車輪就可以讓汽車跑的快呢?這又是討論后引出的另外一個問題。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大家都領悟到了圓的各種性質。由于多媒體可以把問題形象化和生動化,所以,使用起來很容易就能消除很多疑難點。讓學生們的思維在具體形象的狀態下得到向導。這種方法不僅能夠長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讓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更深刻。
3 以動手實驗創設有效的問題情景
根據中職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眼、手、口、腦協同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在講“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課前布置學生制作一個簡易測平儀(仿照書上的“想一想”),上課時可先問學生,請用你的測平儀測量一下你的書桌面是否水平?怎樣測呢?為什么可測是否水平?學了本節知識后便可獲解。在講“二次函數的性質應用一圖形面積的最值求法”時,給每位同學發一根60 cm長的鐵絲,請學生彎成一個長方形,問誰能彎成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最大?通過競賽自己悟出道理,嘗試著成功,將使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的內部動機,也會使學生興趣向高級的方向轉化。
4 循序漸進導入地創設有趣的情景
有時在學生形成概念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到了引新概念的必要性,循序漸進地建立新概念,使之成為學生的自然需求,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便更強了。在講“最簡二次根式”時,可設計如下:(1)在黑板上寫上:計算根號×,問:這道題有哪幾種不同的方法?計算的依據是什么?(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2)再計算,請問這道題能有哪幾種方法計算?計算的依據是什么?請比較一下,哪種方法簡便?(3)如果,求根號,如何計算?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在計算的過程中常常需要進行二次根式的化簡,那么二次根式化簡的側重是什么?什么時候二次根式是最簡的呢?這就是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循序漸進地建立新概念,使之成為學生的自然需求,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便更強了。
創設問題情景是激發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一個人所學的知識不足以解決某一問題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心理不平衡,所以,這個時候越想盡快把問題解決掉。通過這一方面得出,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需要在有啟發性的問題上創設情景,以利于學生觀察、探索為目的。與此同時,創設情景還需注意的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熟練程度,而后結合教材創設二次情景。當學生已經能夠自主設計問題然后解決的時候,老師就沒有必要在進行直觀教學了,更高層次的情景創設更有助于學生拓展思維。情景更能促使學生自主發現與創新。總之在服務于學生的大課堂上,要想提高學習效率,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是必須有的。另外,如果老師在課前也能夠自己觀察學生的生活,在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創設情景作為課中的舉例,則會讓學生們對課堂的45分鐘更加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宋玥.淺談數形結合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東方企業文化,2010(18):153,175.
[2]陳智慧.創設問題情境引領學生的創新思維[D].東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