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建項目為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障,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各高校紛紛加大了對基建項目的投入,基建項目的管理成為了高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高校基建項目管理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并從制度建設、規劃設計、招標管理、施工管理等方面探討了改進高校基建項目管理水平的措施。
關鍵詞:高校 基建 項目管理 投資控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078-02
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1]。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也得到了跨越式發展,全國高校的教學科研人員及學生的規模不斷擴大,高校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逐漸增多,與社會各企業、研究機構的合作研究逐漸地深入。為了保障高校不斷增長的教學、科研、生活等需求,改善校園環境,提高學校的競爭力,各高校紛紛加大了對基本建設的投入力度。如何充分發揮投資效益、提高基本建設的成效,是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基建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及研究的重要課題。
本文在分析高校基建項目管理的特點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研究了提高高校基建項目管理成效的具體措施。
1 高校基建項目管理的特點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建筑規劃面積指標》(“92”建標)要求,高校須配備教室、圖書館、實驗室、風雨操場、行政用房、學生宿舍、食堂等十三項用房[2],可見高校基建項目包括了建筑的多種類型。此外,部分高校辦學時間較長,部分樓宇因年代較久不能滿足現今的使用需求,需要進行維修改造,因此高校基建項目還包括各類改造維修項目。需要管理種類繁多的各類建設項目,就要求高校基建管理人員具有較廣的專業知識面,管理難度較高。
基建管理是一項集合會計學、審計學、建筑學、法學等多門學科的綜合性管理方式[3],這就對基建管理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要求提出了很高要求。高校基建項目一般由學校行政職能部門(如基建處)來進行監督、協調及管理,由于高校進人條件及崗位設置等原因,工作人員專業知識面、技術能力參差不齊,管理水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4]。
高校基建項目主要在校園內進行建設,為了減少對學校正常運轉產生影響,大部分工程利用寒暑假趕工建設,建設時間緊、任務量大,施工質量控制難度大。
2 高校基建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高校基建項目管理的特點可見,高校基建項目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模式落后、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足的情況,故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常出現許多問題,最終往往會導致項目投資增加。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目前,高校基建項目的建設方案一般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編制,由于高校基建管理人員的經驗不足、專業水平有限,導致過分依賴設計單位,無法對建設方案的合理性及科學性進行嚴謹的判斷,存在設計缺項造成施工階段設計變更的情況;同時由于項目立項階段沒有進行深入的調研及論證,沒有廣泛征求使用單位的意見,往往造成高校基建項目的建設方案與使用需求脫節,項目建成后不能滿足實際使用需求而需要進行返工,從而造成投資增加。
工程招投標過程中由于利益的驅使容易出現違規操作,投標單位用圍標、串標、掛靠投標等不正當的競爭手段獲得中標,導致項目中標價格失實的現象。
施工階段由于工程監管不到位,存在設計變更隨意、現場簽證(特別是隱蔽工程的現場簽證)失真、監理工作資料不全等現象,進而造成工程投資增加。
3 高校基建項目管理的改進措施
針對高校基建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校必須要強化基建項目過程監控,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相關機構和崗位的職責權限,做到科學規劃立項,規范項目招標、施工、驗收等環節的工作流程,保證項目建設的質量和進度。
3.1 落實項目責任制,加強內部控制
制度建設是高校基建項目管理規范化的保障。高校應健全基建管理相關制度,規范工程建設管理,確保項目健康、有序進行。
高校基建項目可按照“指揮部+基建處+項目部”的管理模式運行。學校成立由校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基本建設指揮部,負責基建項目重大事項的商議和決策。根據建設需要,校內組建項目團隊,項目團隊在學校各職能部門的支持下運作,負責項目立項、實施、總結、驗收、交付等工作。
按照項目責任制和職能部門分工管理相結合的模式,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如招投標、合同、會計檔案、采購、工程結算審計、財務收支審計等規章制度,提高各項工作的透明度。
3.2 加強基建項目管理隊伍建設
高校基建項目管理涉及多學科、多專業,是一項復雜的工作[5]。因此,高校基建項目管理團隊應配備專業結構比例合理的技術、材料和財會人員,團隊成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加強基建項目管理隊伍建設,還應注重對管理人員的學習培訓,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工程管理和施工技術等,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確保基建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有效地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3.3 重視項目規劃與設計
規劃設計階段是高校基建項目管理的基礎,是建設項目成本控制的關鍵和重點[6]。因此,高校必須從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出發,合理地制定校園建設規劃,科學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對擬建項目進行細致、深入的調研,合理地確定項目的選址、建設規模、建設標準、建設方案等,測算出切合實際的投資概算,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設計階段是項目立項后的關鍵階段,對于工程投資控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驗不足、技術人員缺乏,導致高校過于依賴設計單位。高校應通過規范操作,對設計方案的經濟、技術、功能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擇優確定設計單位和設計方案。在方案設計階段,與使用單位進行廣泛的溝通,深入、細致地了解使用單位的使用需求,做好設計單位與使用單位的溝通對接工作,使得功能設計實用。此外還應加強設計圖紙的審核工作,避免設計漏項以減少設計變更及簽證,從而避免項目投資失控。
3.4 加強項目招標管理
施工招標是項目投資控制的關鍵環節,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管理:(1)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規定,確定項目招標組織形式。采取委托招標時,從資質水平、業務能力等方面綜合考慮,擇優選擇招標代理機構。(2)提請招標代理機構等相關單位編制公平合理、內容全面準確的招標文件,便于投標單位充分了解高校對該項目的技術及經濟要求。(3)項目招投標過程存在著許多不規范的行為,如虛假招標、圍標、串標、低價中標高價結算等,高校應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改進評標辦法等克服人為因素,避免違規招投標現象的出現。
3.5 嚴控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
施工階段是基建項目管理任務最艱巨的階段,如果管理不善就可能引起投資失控、工程拖期、工程質量違劣等嚴重后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施工階段的管理:
(1)嚴格執行工程監理制度,加強工程主要部位和隱蔽部位的質量監督,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要求,項目建設達到設計要求。(2)嚴格設計變更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變更增加項目投資。對于必要的設計變更,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變更程序進行,必要時可組織基建工程師、設計單位及使用單位進行討論,保證設計變更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3)加強現場簽證管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現場簽證是避免投資失控的一項重要記錄。當每道施工工序完成時,要及時辦理現場簽證,以免被下道工序覆蓋,從而造成簽證數據失真[5]。
3.6 建立全過程跟蹤審計制度
從項目決策至竣工結算的整個建設過程中,學校應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審計范圍覆蓋投資、質量、進度及合同等內容。學校審計部門應依據完整、有效、真實的結算資料,準確的核算工程量;嚴格控制預算外的工程費用,對未按圖紙施工完成的工作量及不合規的施工簽證等一律核減,維護好學校的利益。
4 結語
基建項目的建設,改善了高校的基本辦學條件,對學校辦學規模的擴大、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高校的基建管理人員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做好項目建設各階段的工作,提高基建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投資效益,從根本上促進高校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S].2010,7.
[2] 建設部.普通高等學校建筑規劃面積指標[S].1992,5.
[3] 姚麗梅.高校基建項目規范化管理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14(3):39-41.
[4] 黃靄明.關于高校基建項目管理制度改進措施的探討[J].山西建筑,2012,3(23):275-276.
[5] 陶軍.論高校基建工程項目管理[J].現代商貿工業,2012(3):273-274.
[6] 吳明友.高校基本建設項目投資控制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8(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