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軟件學院軟件工程專業辦學的特點,突出實踐在教學中的地位,探索和形成了適合軟件工程專業虛擬實驗班的實踐教學培養模式和管理制度,避免了傳統實驗班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了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提高。實踐證明,改革和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
關鍵詞:虛擬實驗班 實踐教學 軟件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130-02
1 建設背景
軟件產業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和靈魂,是極為重要的戰略性產業,其發展水平直接關系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家安全。為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快研究型大學建設增強高等學校自主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教技〔2007〕5號)精神,積極探索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作為承擔著為自治區培養高層次軟件人才的重任、新疆唯一的示范性軟件學院-新疆大學軟件學院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其中軟件工程本科專業設立本科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是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
目前學院每年招收重點本科生220余人,均為軟件工程專業,分為6個平行班。培養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優秀的學生上課無法吃飽的現象,部分學生渴望接收更深層次的培養。為此,學院2005年進行教學改革,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的班級,經過一段時間實踐,出現了一些負面現象,部分在高層次班級中排名靠后的同學主動降到低層次班級。調查發現,多數學生認為學習難度不一,付出不同,最后得到的是同樣的畢業證書,太不公平。因此,一些高層次班級的學生主動降到低層次班級,而低層次班級多數同學失去自信,自暴自棄比例激增,改革以失敗告終。
深入分析發現,選拔優秀的學生組建實驗班,單獨制定培養方案固然能提高部分學生的培養質量,然而負面影響也很大。其一,從各班中抽走優秀的學生,造成班級缺血失去了學習的榜樣,原班級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顯著下降,學習氛圍變差。其二,實驗班享有專有的教學資源,引起部分學生不滿,感覺受到歧視。實驗班與普通班學生的對立現象比較突出,不利于團結。
如何避免負面影響,因材施教,同時又能夠培養出拔尖創新人才,成為亟待解決的教學改革問題。
2 虛擬實驗班建設
2.1 辦班思路
與傳統實驗班不同,虛擬實驗班是在不打破原有學生行政班隸屬前提下,組建的虛擬實驗班。所謂的虛擬是指通過選拔程序建立的一個實踐創新團體,在不改變其原有的培養方案基礎上,主要通過第二課堂來提高其培養質量。
2.2 人才培養目標
虛擬實驗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高尚的健全人格、寬厚的科學素養、較強的工程素養、良好的人文素養、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寬廣視野的高素質拔尖人才。
2.3 選拔學生方法
虛擬實驗班招生面向二、三級學生。入學以來的成績排名在年級前一定比例的學生具有報名資格。要求在校成績掛科不得超過2門,其中高等數學、概率統計、線性代數沒有不及格。具有報名資格的學生自愿報名后,參加選拔面試,最終每個年級各選拔出25名學生。面試參考成績基礎之上,還要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溝通和寫作能力。
2.4 培養方式
(1)虛擬實驗班按照自治區“軟件工程”緊缺專業培養方案進行培養,基本學制為4年。虛擬實驗班的學生行政編屬不變,同時也擁有虛擬實驗班學生身份。
(2)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從二年級起為實驗班學生配備導師,實施導師指導下的個性化培養。
(3)培養方案的制定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的原則。為學生打下深厚的數學、外語和人文基礎,強化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
(4)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中,明確以學生學習為主導的教學觀,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發掘學生的智能潛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5)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除要求學生選修一定的文化素質課程以外,學院將通過邀請國內外名家、學者、專家和企業精英開展專題講座;考察觀摩等形式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其高尚的人格。
(6)加強科研訓練,強化實踐環節質量。提高實驗內容的層次,開設綜合性實驗課程;鼓勵和安排學生自選研究課題或參與導師課題研究;鼓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科技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及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7)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到國內、外高水平大學進行短期學習,開拓視野,提高競爭力。
(8)通過第二課堂,增強社會責任感與交流協作能力。組織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公益活動、拓展訓練等,養成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互助友愛與團隊合作精神,努力提高交流與協作能力。
2.5 實驗班的滾動機制和激勵機制
2.5.1 滾動機制
(1)每學期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德智體綜合考評,并分別在第1學年和第2學年結束后實行淘汰制(退出實驗班)。調出學生的依據為:
①嚴重違犯校紀校規,受到行政警告以上處分者;②一個學年中兩個學期學分績均位于實驗班后5%者;③原則上,第二學年結束后,外語未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④自愿申請回普通班級學習者;⑤經學期全面考核,班主任、實驗班和主管部門研究認為必須調整者。
(2)在第2學年初,學習特別優秀的學生,且有其它材料證明其具有良好發展潛能者可提出申請轉入實驗班學習,學院將根據實驗班容量情況,并對申請者全面考核后選拔部分學生轉入實驗班。
2.5.2 激勵機制
(1)實驗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一樣,可參加學校各類表彰、獎學金評定、研究生推免、國內外學生交流等,但名額從優。(2)優先被吸收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3)實驗室優先對實驗班學生開放。(4)可以選修研究生課程。(5)在借閱圖書資料方面可享受研究生待遇。(6)實驗班有一定的專項活動經費。
2.6 教師教學工作量的計算
(1)為實驗班進行學術講座的教師,課時津貼可按為碩士研究生上課計算工作量。
(2)對于擔任實驗班學生的指導教師,按指導碩士研究生(在課程學習階段)計算工作量,即每月每生5個課時。
2.7 管理職責分工
學院成立“實驗班領導小組”,并負責實驗班各項工作的組織和落實。主要如下:(1)組織對實驗班第二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研討、制定方案并監督落實;(2)負責聘請知名學者、專家、企業家等為實驗班學生開設講座;(3)為學生盡早進入實驗室和開展課外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創造條件;(4)全面負責學生教育、學習和日常管理。
3 建設和成效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與改革,學院已經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虛擬實驗班的實踐教學的培養模式和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1 負面影響的消除
由于虛擬實驗班學生并未離開原行政班,上課和文化活動依舊和原班同學在一起,因此實驗班同學并未和其他同學割裂聯系,學生的對立現象沒有出現。其次,實驗班學生的榜樣作用依然存在于原行政班,有效帶動了其他學生的進取。
3.2 拔尖培養
通過軟件前沿技術講座、聘請外教短期授課、數學建模集訓等第二課堂活動,極大的滿足了拔尖學生的求知需求。導師制度的實施,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研究素養,提高了學生研究實踐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虛擬實驗班的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了拓展。2013年,虛擬實驗班的學生憑借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獲得了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和自治區二等獎各一項。
3.3 創新實踐活動
經過精心培育,實驗班的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成立了多個“工作室”和“虛擬企業”,積極開展創新實踐活動。一年多來,實驗班承接各類軟件項目5項,合同金額超過十萬元;參加省部級以上級別的全國各類科技大賽獲獎項10余項:如2013年的“Google嵌入式大賽”西北賽區三等獎,全國“藍橋杯”軟件設計大賽新疆賽區一等獎,全國優秀獎,“博創”杯嵌入式大賽二等獎等。
3.4 團隊協作能力提高
“工作室”和“虛擬企業”促進了學生的交流和溝通,為完成共同的任務,驅動了團隊協作分工,提升了學生的團隊觀念和溝通意識。在2013年大學舉辦的首屆創業大賽中,虛擬實驗班的2個團隊憑借過硬的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在100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摘取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獎牌。
4 結語
實踐證明,虛擬實驗班的建設在軟件學院中的改革與建設是成功的,既避免了傳統實驗班帶來的負面影響,又達到培養拔尖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楊全勝,王曉蔚,任國林,等.計算機專業研究型人才培養的專業內涵與人文內涵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9(16):70-72,103.
[2] 范明.高等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J].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251-256.
[3] 劉堯.大學特色的形成與發展[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