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了解高職護生專業認同的現狀,比較不同年級高職護生專業認同的變化趨勢。方法 對在校的432名高職護生發放標準化專業認同調查問卷。結果 高職護生的專業認同屬于一般認同水平,不同年級高職護生專業認同水平不同(P<0.001)。一年級專業認同水平最高且顯著高于其他年級,但四年級的高職護生專業認同水平略有提高。 結論 高職護生的專業認同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且可塑性強,應該引起重視。
關鍵詞:護理專業 高職學生 專業認同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141-02
護理教育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護理工作無論在服務領域、服務方式、服務對象和服務手段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對即將走上護理工作崗位的學生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專業認同指個體是否喜歡所學專業,是否能夠依據專業選擇職業,是否認同專業及職業的價值,是否能夠感受到在專業工作中體現自身的價值,愿意接受專業和職業的相關規范[1],是影響學生專業發展和專業學習心理的重要因素,屬于自我認同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以護理專業的高職學生(以下簡稱“高職護生”)為研究對象,對不同年級高職護生的專業認同現況進行粗淺的探討。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普查的方法,以長春醫學高等??茖W校的高職護生為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432份,剔除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為418份,有效回收率是96.8%。
1.2 調查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問卷調查法,在胡忠華[2]編制的“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調查問卷”的基礎上改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學生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由6個維度組成,共30個條目。采用Likert-5評分方法,每個條目得分在1~2分為不認同、2~4分屬于一般認同、4~5分認為是高度認同。
1.2.2 統計學分析
將收集的有效問卷數據輸入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高職護生專業認同總體得分情況
調查發現高職護生專業認同的各維度中,得分最高是專業意志維度,得分最低是專業價值觀維度,結果詳見表1。
專業認同總分的均數是90.20,在50~100分區間內,按照評分標準所調查高職護生專業認同屬于一般認同水平;
2.2 不同年級高職護生專業認同分布情況及比較分析結果
采用秩和檢驗的方法對不同年級的高職護生專業認同的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詳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級高職護生的專業認同分布情況差異顯著(P<0.01),且有統計學意義;一年級的高職護生中對護理專業高度認同的護生占本年級全體護生的44.0%,但四年級的高職護生中對護理專業高度認同的護生占本年級全體護生的百分比降至7.5%,說明高職護生專業認同隨年級升高在呈下降的趨勢。
3 討論
3.1 高職護生專業認同現況分析
高職護生專業認同最高分是131分,最低分為42分,滿分125分,平均分是90.20±12.42,屬于一般認同水平,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護生專業認同是89.91±10.26[3],四川大學護理學院本科生專業認同是79.06±6.81[2],可見護生專業認同度不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3.2 不同年級高職護生專業認同比較分析
不同年級高職護生的專業認同水平先下降后上升呈“V”字形分布狀態,且有統計學意義。隨著年級的升高高職護生專業高度認同下降很快,因為剛入學時,學生對護理專業了解有限,對護理專業認同處于模糊狀態,懷著新鮮、好奇的心態和對“白衣天使”的憧憬,所以專業認同普遍較高;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二年級學生逐漸接觸了一些護理專業知識,某些護理操作如灌腸、導尿、會陰護理、洗胃、床上擦浴等使學生覺得很不適應,導致專業認同開始下降;如果學生自身對護理專業有濃厚興趣,認為在護理崗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從事護理工作有發展,就會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待類似的情況,且以自己的職業為自豪。三年級時高職護生專業認同水平持續下降;但四年級臨近實習,學生開始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就業,發現現在護士短缺,醫院對護士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看到有的師姐穩定的工作狀態,認為將來從事護士職業是個挺不錯的選擇,專業認同水平開始逐漸上升。在與學生溝通時發現,有一部分學生雖然選擇護理專業不是自己的初衷,但仍表現出了積極的心理傾向和良好的適應能力;踴躍參加學校和系部組織的各種活動,上課認真聽講,學習成績優異。這些高職護生如果及時給予鼓勵和認可,加強護理專業思想教育,讓她們了解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從事護理工作的樂趣,就會增加他們對護理行業和即將從事的護士職業的肯定,這種肯定必然會增強高職護生對護理專業的信心,提高其專業認同。
3.3 提高高職護生專業認同的建議
專業認同作為重要的為非智力因素已經得到重視和認可[4],對高職護生的身心發展會產生深遠影響。研究表明,課堂討論是教師講課過程中提高學生專業認同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可以提高解決問題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通過建立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促進專業認同[5]。首先要把握好入學教育,積極開展專業學習和職業生涯的規劃教育。通過邀請優秀護理工作者、本行業專家、在護理工作中取得成績的優秀畢業生等來校做知識講座,幫助護生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護理專業、正確認識所選擇的專業,有助于護生明確專業方向。其次注重培養高職護生的專業認同情感。研究發現:認知與情感密不可分,相輔相成[6]。如果護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了自我,將專業和自身的發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把專業認同和個人感知融入到學習中,具備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能和豐富的護理專業知識,更容易獲得成就感,這種精神回報對提高護生專業認同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最后是建立支持系統,進入大學后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環境陌生等很多因素使高職護生感到不適應,新生入學后,輔導員應建議家長在給予孩子物質關心的同時給予更多的精神支持,同時輔導員應通過常去學生寢室了解情況、召開班會等方式多與學生接觸,建立以學校和家庭為核心的社會支持網絡。
參考文獻
[1]楊宏,施遠程.高校學生專業認同研究綜述[J].中國電力教育,2009(137):173-175.
[2]胡忠華.四川省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調查分析[D].四川:四川大學,2007.
[3]史仕羽.高校男護生專業認同感調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01-102.
[4]胡琳麗,鄭航.師范類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和諧與學習適應性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10):1269-1271.
[5]安芹.咨詢師的專業認同對心理咨詢專業工作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7,21(7):499-501.
[6]李彥花.教師專業認同與教師專業成長[J].課程·教材·教法,2009,29(1):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