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學習不僅是一種教學思想,而且是一種實踐教學模式。分組探究學習有一下幾個必環節:小組成員在相互合作中自主解決問題;小組成員組內合作互相交流;小組成員在一定的規則下共同學習。分組探究學習的實施策略:創設問題情境是分組探究學習的前提;選擇適當的探究學習時機;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中專物理 分組學習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150-02
1 探究學習的內涵分析
目前學術界關于探究學習的內涵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探究學習不僅是一種教學思想,而且是一種實踐教學模式,前者是思想層面的認識,后者是操作層面的認識,兩者是相互聯系的,思想層面是操作層面的指導思想,操作層面是思想層面的實踐基地。
1.1 探究學習思想層面的認識
探究學習從思想層面講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學生主體思想。探究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探究學習不是教師形式化的指導教學,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使用問題解決的方法,學到教師預設的學習成果的過程,更不是機械記憶定義原理的過程。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自主學習新的教學內容,自己根據情境組織教學材料,自主地建構新舊知識的聯系,明確新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新知識包含的真正內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積極參與,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第二,合作探究的思想。學科知識的教學安排是處于學生最近發展區的知識,根據維果斯基對最近發展區的定義,最近發展區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在成人幫助下所能達到的知識水平的差距,換句話說,新知識的學習僅僅依靠學習者自己是不能夠完成的,新知識的學習需要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也就是說要把探究學習放在合作的環境中進行,不能過于強調學生主體性而忽視對學生的引導,讓他們完全自己的孤立的進行探究學習;第三,探究學習目的是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學生主體的探究學習不同于專家的探究學習,學生主體的探究學習不是發現新知的過程,而是對新知的理解和獨特認識過程,同時在新知識的主動建構過程中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科學嚴謹的探究學習的態度。探究學習思想層面的三方面內容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是引導探究實踐的重要指導思想。
1.2 探究學習實踐側面的認識
從具體層面講,探究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關于探究式教學的開展過程不同的學者形成的認識。筆者認為,探究式學習的環節是動態變化的,也就是探究學習應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不同學科的特點而有所不同,但無論怎樣的開展環節,問題的解決都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自主地查找資料,尋找有效的方法解決學生自己的認知沖突,在這個過程中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強調教學內容的開展是圍繞學生的思維展開的,學生處于主動的思維狀態。
2 分組探究學習的內涵
探究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展開的,小組的劃分對探究學習至關重要,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教學形式對各小組的人數要求是不同的。目前存在的學習小組主要有2~7個人組成,一般來說,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等來確定探究小組的規模。根據我們的實際做法,小組成員一般以4~6人為宜。其次,對于探究學習來說,分組的總體原則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筆者在實踐中,探究小組的成立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潛力以及學習態度等因素,采用組內異質和組間同質的方法,建立共同發展的學習共同體。在中專物理教學中實行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按照本校教師的實踐經討論確定的五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先分類。從學習成績上把學生分為五個階段;按課堂活躍度把學生分為非常敢于到不敢于四個階段(按上學期每堂數學課上的平均發言次數);按粗心把學生分為粗心到細心4個階段(按平均每次作業學生平均粗心錯題的數量);按接受程度把學生分為快到慢四個階段(按預習測試題學生答題的準確率);按同伴互助交往能力把學生分成四個水平。按照學生各方面表現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探究學習是在互動的過程中成長的,學生在小組內自由的表達觀點,不斷吸收同伴的知識,在于同伴的互助中學習同伴的知識,受同伴良好性格的耳濡目染。這是探究學習的主要動力,教師在物理實驗和課程教學中要引導各小組成員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保證小組探究的方向,促進小組關系的發展,使教學活動成為各主體互相學習的互動網絡。
3 分組探究學習的必要環節
筆者在實踐中探索的分組探究學習包括以下幾個基本的環節組成,第一,小組成員在相互合作中討論搜集資料,并自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并共同制定可是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小組分配的問題要能促進各小組成員的全員參與和積極思考,問題的設置要思考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原有的知識水平,使問題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中,促進學生知識和學習能力的不斷發展;第二,小組成員組內合作互相交流。探究學習是基于同伴間的相互交流,在學生的相互交流中,達到知識的共享和相互學習,以小組成員整體的知識儲備為基礎,展開對新知識的學習和對個人的教育。這也展示出探究學習的本質,探究學習不僅強調學習者個人的獨立思考,而且強調小組間的互相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問題設置、任務分配和小組指導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關注那些不善于發言的學生;第三,小組成員在一定的規則下共同學習。探究學習不同于學生課余生活中的相互幫助,它是在一定的規則下進行的,包括小組成員的分配規則,小組成員的組成是教師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方式安排的,小組成員不隨學生的意志而轉移。小組探究是在一定的探究方式和展示方式的指導下展開的。小組間是先逐個發言在一起討論,還是只有討論和記錄,是每個成員都展示還是派代表展示等等,這些都是在教師指導下有一定的規則安排的。
4 中專物理分組探究學習的實施策略
4.1 創設問題情境是分組探究學習的前提
問題是學生進行思考和有效探索和研究課題的前提,教師在設計探究學習的問題時要考慮到自己所帶的班級學生的特點,包括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年齡特征等。例如,在圓周運動教學中,關于“勻速圓周運動的理論”這個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當地的情況,教學內容的設計以地鐵的勻速圓周運動為例子進行講解,在課堂教學開展前,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前置性作業——“去地鐵中體驗速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以頭腦風暴法的形式引導學生回憶,在地鐵中體驗速率產生的疑問或感想,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的問題集中為以下三個有效問題,第一,在地鐵轉彎時,會產生失重感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二,用力的分解圖將自己的想法畫出來?第三,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什么事物的設計原理與此相同?在個人體驗結束后分小組討論,在地鐵轉彎時的失重感原因是什么?將教學內容的開展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思考。
4.2 選擇適當的探究學習時機
探究學習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和教學思想是為一定的教學內容服務的,脫離教學內容追求探究學習的形式教學是不可取的。知識的內容有的是學習獨立就能夠完成學習的,有些是即使學生通過探究學習也不能夠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不應采用探究學習的。在實踐過程中,教師主要在以下四方面進行探究學習。第一,關于物理概念或原理的學習,學生的獨自學習只能夠明確原理的基本內容是什么,卻不能夠以已有的知識相結合,實現同化或順應,這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探究學習的形成過程,探究學習的使用情景,在交流中促進對概念原理的分解和立體建構;第二,在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關于規律性知識的發現,或者關于同類問題的常規解決辦法的總結等,借助探究學習,利用不同學生的智慧,發現食物之間的本質聯系,找到規律;第三,同一物理知識可以解決不同的問題,相同的問題可以使用多樣的物理知識進行解答,而由于個人思維習慣的局限性,通常只能發現一兩種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時開展探究學習,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更加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識,同時開拓學生的思維,以及結合實際情境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在知識的鞏固練習中,知識的真正習得需要學生常常喚起長時記憶中的相關知識,加強已有知識和新知識的鏈接,使已有知識內化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這個過程由于新知識是高于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學生往往不能有效地調動已有知識進行建構,這時通過探究學習促進學生新知識的鞏固。
4.3 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探究學習是學習者提取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新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例如,不能準確地把新知識與相關的舊知識構建聯系,不能根據新知識學習的需要有效的分析舊知識,不能利用有效的方法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等,這些困難需要教師的指導,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例如,在探究小組對教學任務不明確時,需要教師說明探究需要完成的任務和探究需要注意的事項;當某探究小組遇到瓶頸無法繼續進行學習任務時,教師要在學生目前困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啟示學生正確的解答方法;教師對于偏離學習主題和討論聲過大而影響內容的表達和其他探究小組的學習時,應加以控制,保證探究活動是圍繞教學內容展開的。同時,探究活動是圍繞一定的規則展開的,它不同于同伴間的閑聊,而規則的制定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李學增.中專物理教學淺談[J].考試周刊,2011(66).
[2] 李振.淺談研究性學習在中專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