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工學校化工工藝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有文化、有職業道德、能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能擔負起化工生產實際操作的重任,成為具有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的化工生產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應全力改善教學條件,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要突出實踐性教學,強化技能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關鍵詞:技工學校 化工工藝 專業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162-01
化工工藝專業作為我校主干專業和阿克蘇地區重點示范專業,至今已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在化工企業生產一線從事生產操作、管理等方面的優秀人才。我們正著力抓好課程改革、校企合作、師資隊伍建設和完善實訓設施、場地等方面的建設。
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總結出:學習這個專業首先要把握好化工生產特點。任何一個化工過程都由三大塊組成,即原料的預處理、核心反應和凈制為成品這三部分組成。學生想要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看待各種工藝流程更簡單,一定好學會這三步工藝過程。另外,化工單元操作技能訓練是化藝專業的基本功訓練。化工生產過程講究次序、細致。因為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步驟繁多,但許多步驟有著共同的基本原理和通用的典型設備,因此,必須熟悉掌握生產流程和操作技術,以嫻熟的技術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因此,如果把每個單元操作及其相關知識都分為一個個具體的模塊來學習即采用模塊化教學,再配有直觀的實物或多媒體課件的話,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有極大的提高。
對于化工專業畢業的學生來講畢業后大多都是工作在一線崗位,所以必須有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否則就會在當前人才濟濟的社會中失去了競爭能力。培養現代化工人才,不僅要有好的實踐操作能力,也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在以后的實踐工作中學會動腦,熟練掌握各種生產工藝。基礎理論教學需要結合實際,以實際應用為教學目標,加強對專業課程的實用性,適當增加學習的信息量。將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能夠及時的反映出來。將實驗教學的演示、操作等盡量減少,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際運用能力等綜合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建設基本技能、專業技能、技術應用能力訓練相結合,能夠形成教學、生產、管理培訓相結合的實習、實訓基地。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創新精神,將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除在理論教學中充分采用直觀教學、電化教學等手段將設備的原理講解透徹外,還應該在實習、實訓過程中加強學生操作與維護設備方面的訓練。在教學手段上應盡可能采用先進技術,使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于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平臺上。
要把安全教育貫穿于技能訓練的全過程。筆者在教學中結合化工廠的具體案例給學生系統講授《化工安全生產知識》課程及化工生產的基本常識,給學生加深安全意識。在下廠實習時,由學校、廠、車間、班組分別進行安全教育。請生產-線的安全檢查員上安全檢查課、通過觀看安全錄像、安全知識競賽強化安全意識促進了學生學習安全知識的積極性。
另外化工生產常用設備的操作及常見故障的排除能力成為化工工藝專業畢業生的基本技能。為提高基本操作技能,使用化工單元操作訓練裝置,并且和在有關裝置上同步完成儀表的調節訓練及操作技能訓練。采用化工單元操作仿真訓練是在化工單元操作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后者的強化與校外實習具有互補性。新技術、新知識能夠及時得到體現,縮短學生走向實際生產操作的距離。但與現代化大生產的實際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通過組織學生到化工廠,進行頂崗生產實習。在生產實踐中,操作技能、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知識、良好的生產習慣等都是需要學習的。需要強調的是,生產中,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是提高生產效率的動力。在技術方面,可以請車間專業技術人員和實習指導教師進修現場示范和理論授課,使學生不論是理論知識或者是技能實際操作水平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課程設置中,特別注意的是每門課程要和能力培養相符合,相對應,就是說,完成課程的同時也達到了能力培養的要求,即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精心編排,調研自編教材在當地的各個化工企業的使用情況,總結企業和專家的反饋信息。多種渠道大量的收集畢業生的就業信息,確定化工工業崗位的知識需求。區域經濟發展和學生就業以最終的就業導向。在教材的內容中,可將企業文化、工藝技術等等內容的發展及其過程適量的加入其中,為學生提供就業面試信息的同時,兼顧學生職業道德和人文素質的培養。
另外還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化工工藝專業可以采用“一體化”教學及“功學結合”、多媒體教學模式,精心選取素材等教學方法,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能創造性地學,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2)在技校化工教學中,應當采用啟發誘導式、講座式、提問式,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因材施教。通過不斷開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來提高學校化工教學水平。
(3)通過多媒體教學,利用網上實驗視頻強化學生對實踐操作的認知。
(4)與職業技能鑒定接軌,教學時設計了與職業技能鑒定相融合的教學計劃及大綱,項目涉及的內容與技能鑒定的職業標準相吻合,課程目標為學生完成課程的訓練項目后,可直接參加相應工種的高級工技能鑒定,達到高級工水平。
(5)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任務法”和“分組法”設計課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相應鍛煉了學生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今天,學生必須全面提升自身技能及素養,以適應現代企業及市場越來越大的競爭力。因此,在生產中,需要不斷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同時,注意教育、引導學生遵循生產、運用規律,形成良好的工作規律。在做好工作的同時,不斷總結、研發新的培訓方案,以便讓新的化工工藝技能訓練能更貼近實際生產,從而更好的源源不斷的為化工生產一線提供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潘傳九.化工設備機械基礎[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1.
[2] 薛彩霞.化工單元操作實驗[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6.
[3]郭泉.認識化工生產工藝流程—— 化工生產實習指導[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