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更有效的開展職校“說數學”教學活動,著重探究其組織形式。本文分別從“說數學”的含義,開展“說數學”活動的需求,“說數學”采取的教學策略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職校 說數學 組織形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198-02
說數學是數學交流一種形式,在職校學生數學成績不太理想的情況下開展“說數學”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當中,老師與學生換位思考,學生以自己為主講的方式,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合作學習、探究方法,最終解決問題,從而獲數學知識和技能,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1 “說數學”的含義
“說數學”只是在數學教學中開展的學習方式,“說數學”活動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語言表達的形式實現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在開展“說數學”活動中,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講教學內容,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通過交流、辯證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說教學”活動要遵循主動原則,平等原則,以學生主講,小組討論和實踐研究式等形式開展,從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激活學生個體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數學的效率和數學素養。
2 職校數學課堂開展“說數學”活動的需求
2.1 “說數學”活動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說數學”活動是為學生創建一個公平、合作、和諧的學習環境,在“說數學”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得到的激活,并具體化,從而讓激發的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持續的進行數學課堂的探索活動,然后獲取數學知識和技能。
2.2 “說數學”活動是構建高效課堂交流的前提
以往的教學模式,課堂上主要是以教師的講解及灌輸知識為主,而忽視了學習的感受。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過少,而“說數學”活動正好可以消除這一弊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溝通更加暢通,使數學課堂交流的更加高效。
2.3 “說數學”是課堂信息反饋的主要途徑
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生成性問題,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一起進行探究,交流、質疑,表達各自的觀點和思想。開展“說數學”活動是實現上述目的的主要方式,學生“說數學”,教師就可以得到來自學生的信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從學生的表達中判斷學生對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這樣通過學生的反饋,然后教師再調整教學策略,做到對教學要有針對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
2.4 “說數學”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說數學”活動是改變傳統數學學習方式的一種有效手段,以往大部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集中在聽課和練習方面,但在課前的預習和課后復習花費的時間太少。“說數學”,教師可以先告知學生新課學生要“說”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是教師根據整個教材內容和知識體系,突出重點,力求解決難點而設計的,從而使學生有效的進行預習;為了讓學生及時復習,鞏固知識,教師也可以在上新課之前讓學生回顧上一節課學生的內容或回答一些與新課相關聯的知識進而引入課題,從而加強了學生對知識掌握和運用,又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優化了教學模式。
3 根據不同教學內容“說數學”采取的教學策略
3.1 “說數學”的范圍
(1)上數學新授課上可以“說數學”,新授課中的復習引入和小結都可以讓學生說,復習引入一般情況下是本節課有關的知識,可以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說概念、定理等;小結時可以讓學生說,教師可以從學生說小結,了解學生當堂掌握知識的情況。
(2)在練習課行可以讓學生“說數學”,課堂中設計的習題都是針對新授課的知識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可以讓學生分析題目,說出解題方法及其解題的過程等,讓其他的同學評價,不同見解再討論交流,尋找正確的方法。
(3)復習課中可以讓學生“說數學”,復習是查漏補缺的有效手段,對知識進行整理和補充的,讓學生的知識加固。學生說出自己學到哪些知識,如何將這些知識有機組合起來的,便能成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其他同學也說說自己的知識如何組合和應用的,再指出他人的不足,這樣互相說“說數學”的過程變完成了數學知識和技能復習,課堂自然會成為學生的課堂,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增強。
3.2 “說數學”的活動內容
(1)在探索新的內容時,說發現過程、規律和性質。一般來講,學生知識的形成是主動構建的過程,學生學習新的內容時,要進行觀察、思考、推理等。在講解數學新知識過程中,教師還應讓學生做練習和開展活動。
(2)解題教學時說解題思路和方法。數學的學習是與解題是無法分開的,首先,教師要引導和指導學生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捷徑。其次,根據題目的特點提供信息,讓學生思考,并說出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最后,就是引導學生回歸課堂教學內容,找出解題的思路,總結解題的定式。
(3)學習遇到困難時,說疑問、說方法。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遇到難度較大的題,學生基本上是沒有準確的解題思路,作為教師又不能直接告訴其解題方法,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提出題中問題,也就是大題中搞不懂的小問題,這樣學生找到了困難在哪里,然后在集中起來進行分析,讓小組中的成員都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再根據這些想法,進一步挖掘,學生就會不到調整和完善自己的解題思路,直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4)課堂小結時,談體會,說收獲。一般情況,“說數學”活動,當學習新知告一段落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本節或部分內容的主要內容及其重難點,解題步驟、方法和技巧,還有自己學習的體會;每一單元和章節的小結,都可以讓學生去說一說。通過“說”,讓學生加強對新知的理解,達到牢固掌握知識的目的。
3.3 “說數學”活動的課堂組織形式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采用教學方式單一、死板,不利用學生的發展,主要采取灌輸式教學,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更好的開展“說數學”教學活動,在職校我們主要采取小組討論式、主講辯論說式、實踐探索式的課堂組織形式,充分體現生本為主的課堂教學理念,不僅是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
3.3.1 主講辯論說方式
在“說數學”過程中,課堂的主角是學生,教師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在課堂學生盡情的說,盡情的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的去引導和指導學習質疑、提問和討論交流,這樣就形成了學生與教師之間雙向的互動。在教學中,利用主講辯論方式去鼓勵學生表現自己,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講解,教師也加入到聽眾的行列,學生輪流講課,這樣就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提升了學習的效率。
3.3.2 小組討論式
小組討論行式也是“說數學”活動的一種形式,是以學生討論的問題為核心,當然不同的課形,討論也是有區別的。第一種是以教師設計的問題,數學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提出一個問題,來檢測學生對某方面的內容學習的情況,然后根據情況,進行查漏補缺;第二種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發現式的對話,讓學生去發現數學原理;第三種學生就問題的解答和老師進行對話,教師引導學生發問和辯論,鼓勵學生就問題進行講解,讓所有學生都參課堂的討論中,從而找出問題的答案。
3.3.3 實踐研究式
就職校數學課堂而言,實踐探索式是學生的實踐活動與獨立探索相結合的形式,在這個探索活動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然后去探索問題。教師的主導地位是指導,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要教給學生探索的思想方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學習。
4 結語
職校學生的數學基礎差、缺乏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而“說數學”的教學使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激發了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從而提升教學的實效。但是如果組織說數學時,還要搞好師生的關系,對學生課堂的表現給與及時、合理的評價,從而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持久興趣。
參考文獻
[1]郝欣.中職數學課堂中開展“說數學”活動的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2]葉秋平.淺析中職數學課堂“說數學”教學模式及其對幼教專業的促進作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3(45):202-204.
[3]丁麗.關于數學課堂開展“說數學”活動方法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34):57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