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色學校創建是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現教育目標,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人才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德育工作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是顯性德育和隱性德育的總和。本文針對特色學校創建過程中的德育誤區,以及德育工作在特色學校創建過程中的作用,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構建科學與人文并重的特色學校建設之路。
關鍵詞:特色學校 德育 創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239-02
特色學校創建是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現教育目標,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人才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德育工作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是顯性德育和隱性德育的總和?!霸黾拥掠穸染偷扔谘娱L了教育的生命。”然而現實中,在創建特色學校的過程中部分學校和領導對“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還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德育與智育嚴重對立。工作中經常出現“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狀。如何認識德育工作在特色學校創建中的作用,使我們消除認識上的誤區,以確保特色學校創建科學、協調、有序進行?,F結合存在的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
1 特色學校創建過程中的德育誤區
(1)以德育為主題的特色學校創建不能系統構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創建主題與全員育人工作割裂開來,為創建而創建的傾向十分明顯。二是德育創建主題不能放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大背景下實施,不能深入挖掘和提煉有價值的創建元素。三是不能有效創建圍繞德育主題的標準和內容。四是不能有效設計基于滲透和體驗的活動載體。五是與學校辦學理念,校風、校訓關聯度不高。(2)把德育活動片面的作為特色學校創建的唯一途徑。其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把開發德育校本課程當作抵達特色學校的僅有工具,而忽視了其它校本課程的開發,從而影響了學校發展的品質。二是特色學校的創建僅僅是舉辦諸如演講、主題班會、升旗、環境文化創建等幾項活動,忽視了創建活動的主渠道作用。(3)不能有效整合各學科隱含的德育資源。表現在:一是德育與知識技能嚴重對立,課堂中隱含的德育資源沒有有效運用。二是在備課與上課環節上不能把握好學科知識與德育的結合點,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違背了教材是對生活的總結,生活是對課本的延伸“的宗旨。(4)不能有效開展以課題研究為主的教科研活動。課題研究還停留在教材、教法、學法研究上,學校對以德育內容為主題的特色學校創建研究沒有統一的規劃與指導。(5)特色學校創建不重視家庭、社會、與學校的協作與配合。表現在:一是家長、社會不知情。二是不能很好開發家庭、社會教育資源為我所用。三是沒有充分認識到家庭、社會參與特色學校創建的重要性。(6)重視顯性德育教育,忽視隱性德育教育過程。孰不知隱性德育教育愈來愈成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這種舍本求末的教育方法愈來愈成為特色學校創建的瓶頸。(7)在特色學校創建中缺乏制度創新。制度創新缺乏以激活人的潛能,解放人的思想為目的的內容安排,而是以管理為目的,忽視了學生自主管理培養。
2 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構建科學與人文并重的特色學校建設之路
2.1 更加突顯課程的功能作用
表現為學校教育各領域“處處是課程,時時有課程?!辈糠终n程校本化,德育活動特色化,特色活動多樣化。特別重視課程的主渠道作用?!坝糜邢敕ǖ慕逃ヅ囵B有想法的學生,”給學生以很大的選擇空間。突顯了學生“個性的張揚,身心的愉悅,思維的創造?!痹炀土舜笈坝邢敕ǖ膶W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育的樂趣和希望。
2.2 更加注重教育求美、求善、求智的過程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是過程,不僅僅是結果。教育追尋的是基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教育。學生的幸福是建立在自由、快樂、愛與責任、成就感、價值觀基礎上的。要實現學生這些情智因素的發展,就必須建立在謀求全面發展的過程之中,搭建多種可供學生選擇的平臺,創造多種學生發展的機會,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境界。
2.3 更加重視教育機制的創新
北京十一學校做法是:是部分課程校本化,創建210門學生選修課程,取消班主任,設立導師制,其功能是規劃學生的學習教育活動,提供心理咨詢,幫助學生規劃人生等。可以說對傳統教育是一種顛覆性改造。學校的每一次活動都能站在學生的角度上通盤設計,特別注重學生的整體參與,個性張揚,獨立思維。用成功釀造學生的成功和自信,實施面向學生個體的教育,指導學生學會管理夢想,學會對自己的成長負責。教育管理的目的不是管住學生,而是激活潛能,讓學生時時感受到教育帶來的樂趣。
2.4 更加善于挖掘和提煉社會教育資源及學校歷史文化積淀
中關村中學利用毗鄰中國科學院的優勢開發了機器人活動室,野生動物標本館,天象觀察館等一大批高科技校本課程資源和周恩來紀念館,院士題詞室等一批人文類德育校本課程。還有舞蹈訓練館,音樂活動室等一批文體類校本課程。并且納入了學校整體教育發展規劃。校園環境氛圍創設做到了系統開發,整體發展。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利用緊鄰武警國旗升旗班的優勢開發了學校國旗升旗班、管樂行進表演校本課程,并代表北京市多次參加全國性比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敖逃h遠不只是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她在于靈魂的感召,在于喚醒、鼓舞每一個學生所具有的豐富潛能?!北本├砉ご髮W附屬中學陸云泉校長如是說。我們的校本課程開發,能否立足自身優勢突出特色性,選修課程能否突出自主性,活動課程能否突出多樣性,必修課程能否突出主導性。這是理念問題還是實踐問題,不是簡單地用“是”或“不是”能回答了的問題。
2.5 更加強調借經典文化,促境界提升。走進國學,提高人文素養水平
“經典是中國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經典所傳承的人文精神,是涵養民族主體意識之根基,是維系民族精神命脈之源泉?!痹诒本┧鶇⒂^的一所小學,兩所中學,不同程度地全部開發了以國學內容為主的校本課程。這樣做既豐富了課程資源又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盡了教育者的職責。引領學生作為中國人走近國學,觸摸生生不息的文化脈絡,感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的魂之所在,極大提升了學生的品性和道德境界。(1)進一步的本土生長與進一步的世界化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內在潛力。(2)教育與課程改革應具有自覺的傳統文化意識。(3)素質教育要通過文化熏陶來落實,課程以知識為媒介來呈現和傳達文化。我們的國學教育開發需要做一些規劃引導還是以民間形式自主發展?與世界接軌與弘揚傳統文化是對立的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3 德育工作在特色學校創建過程中的作用
3.1 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
基礎性體現在它是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根基,說它是根基就是指學校的一切管理活動、教育活動、教學活動、科研活動、團隊活動、創建活動無不浸潤著德育固有的痕跡。如果沒有深厚的德育根基,學校教育大廈將土崩瓦解。因為一切學校教育只有兩個目標:一個是使人高尚,一個是使人聰慧。所謂“有德無才是殘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比绻蛔⒅厥谷烁呱械慕逃敲窗l出“狼是誰培養出來的!”感嘆并不奇怪。先導性體現在它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關系到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更關系到學校教育將走向何方以及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不重視德育工作的特色學校注定是不可持續發展的。
3.2 獨特性與人文性作用
獨特性首先體現在德育內容本身以及在一切學校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不可替代性。不論傳統教育文化的孝、禮、廉、忠、義、信、恥、悌還是現代教育意義上的文明禮儀,習慣養成教育無不體現出它的獨特性。人文性體現在教育的過程與方法中,隱含知識媒介和德育載體中,存在于民族精神和文化之根中,顯現在境界與綜合素養的提升中,包含于公平、公正、關懷、寬容之中。為此,特色學校創建一定要遵循德育原則,深入挖掘創建主題的獨特性和人文性元素,才能增加特色學校的內涵,顯示特色學校的廣度和深度。
3.3 主體性與融合性作用
“全員德育,育人為先”的德育理念與特色學校創建的目的其實是一致的。因此,實現目標的策略與實現路徑其實也是互相融合的。特色學校的創建要善于運用德育的主體作用,充分整合學校各類教育資源,統籌德育校本研訓的功能,深化德育課程和活動類課程管理,提升教科研水平,增強特色學校創建的內驅力。教育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德育和特色學校創建過程都是主體性過程。因此遵循一般的實踐途徑。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主體性:發揮學生主動性,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擇。(2)體驗式:強化情感教育,喚起學生內心的強烈共鳴。(3)小步子:逐步提出要求,擯棄一蹴而就的錯誤理念。(4)生活化: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避免抽象的理論說教。
3.4 顯性作用與隱性作用
德育工作的顯性作用不僅表現在德育本身固有的特征上。如德育課程、德育活動、德育校本研訓、德育滲透與體驗設計,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而且表現在特色主題創建的全過程中。如:主題制定,“三風一訓”制定,主題內容創建,活動載體設計、評價體系創建等方面。特色學校創建的過程就是顯性教育發揮作用的過程,直接影響到特色學校創建的質量和成敗。在關注顯性作用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德育是感染而成,絕不是教來的。”德育的主體性和德育的隱性作用同時也是特色學校創建的有效途徑。深化特色學校創建不僅要關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更要挖掘和設計創建過程的隱性教育元素。隱性教育作用愈來愈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方法。
特色學校創建是系統、漸進、長遠的發展過程。德育是學校發展之魂。只要我們切實貫徹全員育人,德育為本的教育理念,科學整合學校教育資源,深入研究德育與特色學校創建過程中的新問題新情況。養成勤于學習,精于反思,善于實踐的良好習慣,就一定會創造新的教育奇跡,做出無愧于人民的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黃志鵬.校園文化建設對德育工作的促進作用[J].師道·教研,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