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高校學生中的優秀群體,高校學生會干部是是高校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主力軍,高素質的學生會干部隊伍關系到高校的穩定和發展。本文將從高校學生會干部素質提升角度探討高校學生會隊伍建設策略。
關鍵詞:高校學生會干部 高校學生會干部隊伍建設 素質提升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246-02
作為高校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發展的學生組織,高校學生會是高校溝通學生的重要紐帶,也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高校學生會干部是指在高校學生會中承擔一定職責、履行一定義務、對同學及自身進行教育和管理的學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及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的學生會工作正面臨諸多新挑戰,為使高校學生會工作不斷適應新形勢,建設高素質的學生會干部隊伍勢在必行。
1 高校學生會干部的素質要求
面對新形勢,從高校學生會干部所處地位、環境及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分析,高校學生會干部應具備以下兩類素質。
1.1 思想政治素質
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及對黨堅定不渝的的信仰是高校學生會干部必備的首要素質。他們應積極了解并認真領會黨和國家的重要思想和方針政策,并運用這些重要思想和政策指導工作。其次,高校學生會干部應具備深刻的洞察力,“顧大局、識大體”,能明辨是非,面對沖突,能夠站穩立場,科學合理地解決問題。
1.2 業務素質
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因此高校學生會干部應在保證學業的基礎上,努力提升以下業務素質:(1)組織協調及團隊協作力。為確保學生會的正常運作及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同學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校學生會干部需具備一定組織協調及團隊協作力。雖然分工不同,干部們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服務同學及學生會,只有精誠合作,才能形成工作的合力。(2)策劃及創新力。學生會干部應具備一定活動策劃力,能根據具體要求,做好可行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的輕重緩急,并準備相應預案。面對求新求變的時代要求,學生會干部還應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從受眾需求策劃活動,將活動辦得更加深入人心。(3)人際交往及表達力。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幫助學生會干部奠定群眾基礎,確保其正確處理同學間、干部間、師生間等多重人際關系,便于開展工作。較強的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能使學生會干部有效完成部門內、部門間、與同學、與老師等的溝通,有助于提升學生會內部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學生會干部調動同學參與活動的積極性。(4)心理承受力。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會干部順利開展工作的重要依托。在工作中,難免會面對學習的壓力、遇到同學的抵觸情緒及來自老師的嚴厲批評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幫助學生會干部,以冷靜的頭腦、清醒的思路及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迎難而上,認真總結經驗,從而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2 當前高校學生會干部隊伍普遍存在的問題
2.1 責任感弱
“同學之家、師生之橋、干部之?!保歉咝W生會的核心價值。高校學生會干部應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同時盡可能鍛煉自己。但是,許多大學生卻以撈取政治資本或方便評獎評優等目的才爭當學生會干部,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責任感,導致服務意識淡化、功利現象嚴重等不良作風彌漫于學生會隊伍中。
2.2 執行力弱
執行力,是學生會高效運作的有力保證。當工作計劃確定后,將計劃高效落到實處尤為重要。由于官僚作風嚴重、責任感缺乏、團隊凝聚力不強等原因,當前高校學生會干部的執行力問題集中表現為辦事效率低下、應變能力不足、創新能力缺乏等。
2.3 團隊凝聚力弱
作為一個團隊組織,學生會的工作需要全體成員協同一致,才能有效完成。當前兩種形式的團隊凝聚力問題較為集中的出現在高校學生會中:其一是部分學生會干部習慣一人挑大梁,累自己閑他人;其二是部分學生干部遇到非自己部門而需自己部門配合的任務時,缺乏應有責任感,積極性低。
3 從高校學生會干部素質提升角度探討高校學生會隊伍建設對策
為使高校學生會能更有效地促進高校精神文化建設,筆者認為應從選拔、培訓、激勵、考核及傳承等高校學生會隊伍建設的五方面提升干部素質,完善隊伍建設。
3.1 選拔
作為高校學生會隊伍建設的基礎環節,選拔的成效將直接影響學生會干部隊伍的基本素質。根據人力資源開發理論,擇優錄取合格人力資源并配置到合格崗位,是建設優質人力資源隊伍的重要前提。因此,要以公平、公正、科學、民主、透明為原則進行選拔,以人崗匹配為指導思想,以選拔具有一定思想政治素質及業務素質的學生干部為目的,通過筆試及結構化面試,按照權重,確定并公示擬錄用人選。同時,要注重人品,在公示期,對擬錄用的人選進行科學地群眾調查,并公示最終錄用名單。
3.2 培訓
培訓是高校學生會干部素質提升的重要環節,因此要建立健全干部培訓體系,采取重點培訓與日常培訓相結合,使培訓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針對新成立的學生會班子,進行集中培訓。(1)采取團體輔導,邀請專業教師開設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和國家最新方針政策及國際形勢的講座,提高干部們的政治理論水平;由學生會指導老師開設關于學生會工作基本方法和流程、學生干部素質培養及職業規劃等方面的講座,增強干部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邀請校心理工作站的指導老師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幫助干部們進行情緒管理及壓力管理等,并使其樹立正確的競爭觀。(2)實行“傳、幫、帶”培訓制。由卸任主席團成員及部長對現任主席團成員及部長進行入職培訓,并在試用期給予定期指導。
在日常培訓中,(1)建立每周例會制,通過例會,將校院的相關精神及工作任務及時傳達和布置給干部們,以便及時跟進其思想狀況和工作狀況,并針對問題,及時與其面對面溝通,同時也便于增進學生會各部門間的交流,提高團隊凝聚力。(2)定期舉辦干部交流會。一方面,學生會內部的干部應定期進行工作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同時,還可邀請兄弟院校的優秀學生干部進行經驗分享,引進新思路、新想法。(3) 每學期組織一次素質拓展。在團隊協作的游戲中,培養和提高干部們的團隊意識及團隊協作力。
3.3 激勵
人力資源開發理論認為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人才隊伍建設和工作效率提高具有深遠影響。根據高校學生會干部的工作職責、工作環境和工作對象,可通過以下四種途徑激勵其提高自身素質。(1)工作激勵。要對學生會干部充分信任,讓其在一定授權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創新和創造力,將工作做得更加出色。(2)成就激勵。根據工作實績,對積極投身工作、對校、院(系)及班級做出一定貢獻、群眾基礎好的干部進行相應晉升或評優宣傳;對于工作表現有待改進的干部,要肯定優點、及時溝通,并與其共同探討,制定改進計劃,實時跟進其表現。(3)榜樣激勵。首先,通過宣傳社會中的先進典型,如組織觀看先進人物事跡影片,幫助學生會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次,通過樹立身邊典型,表彰學生會內部優秀干部,激勵其余干部積極向上。(4)情感激勵。除關心干部們的工作情況,學生會指導老師還應同時關心其學習、生活及情感等,以此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的朋輩式感情,從而激發其加倍努力工作。
3.4 考核
考核機制是衡量高校學生會干部工作成效、促進其素質提升的重要尺度。因此,應建立公平、合理、完善、易操作的考核體系,采用360°全方位考核標準,明確考核指標和項目,從德能勤績等多方面對干部的工作實績、工作作風進行考評。同時,采取中期考核和學期考核并舉,將結果記入干部檔案并及時向本人反饋。對于未通過考核的干部,應及時調整,以促進良性的內部競爭。另外,一名合格的學生干部應在成績方面起到帶頭作用。因此,應制定成績考核標準,對成績明顯下降、未達到考核標準的干部要及時暫停工作。對成績多次未達考核標準或出現補考的干部,學生會指導老師要做好思想工作,并及時勸退。
3.5 傳承
優秀的學生會精神如能有效傳承,將造就大批優秀學生干部,促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合理利用和管理離任干部資源,將利于優秀學生會精神的傳承和發展。為充分發揮離任干部作用,可成立學生會顧問部,作為隸屬學生會的正規部門。對于學生會顧問部成員的學習、工作、能力等綜合素質需有基本要求,以保證最優秀的學生會精神得以傳承和發展。顧問部成員將主要擔任現任學生會干部的顧問,與其形成幫扶關系。在換屆期,顧問部成員可通過經驗交流會等,幫助新任干部少走彎路,盡快適應工作。同時,顧問部成員需負責監督現任干部的工作表現,且協助學生會指導老師對學生會成員進行選拔和考核。
4 結語
在新的歷史時期,建設思想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突出、學習勤奮的學生會干部隊伍已成為高校刻不容緩的課題。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高校學生會干部隊伍是一個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方向的過程。只有建設好、管理好高校學生會干部隊伍,全面提升學生會干部綜合素質,高校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工作的創造性和實效性,從而更好地全心全意服務學生。
參考文獻
[1] 曹健慧,楊蕾,陳攀峰,等.論加強高校學生會干部隊伍的建設[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1).
[2] 王健.高校學生會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05(1).
[3] 熊華.從人力資源管理視角談高校學生會干部隊伍建設[J].文教資料,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