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師德是人類美好品質的傳承,是對教師職業操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動力源泉。加強師德建設,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關鍵之處,也是推動師生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師德建設;教師素質;教書育人
一、師德建設對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意義
1.規范教師的職責,提升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從事教育活動,所以在活動中履行相關的職責是必須符合一定的道德準則的,并且還要與道德觀念、道德習慣相適應。這也就是通常稱呼的師德。師德的產生是伴隨著教學活動而顯現出來的,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教書育人是一項十分偉大的工作,它承載著一份特殊使命,肩負著國家的希望與未來,所以對于其職業操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人類精神文明中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師德的培養對于整個社會文明的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加強師德建設利于現代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良好的師德也可以說是一部十分有益的教科書,它對老師在學生心目中印象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正如加里寧所言,如果一個老師十分有威望,那么這個老師就會給部分學生留下久遠的影響。老師威望的形成并不是依靠一些比較嚇人的話語來形成的。而是一個教師內在修養的體現,如果一個老師擁有學識淵博、關心學生、辦事公道等等良好的品質,那么他自然能夠成為學生心目中所認可和擁戴的對象。但也有一些老師的師德有缺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提高他們的師德水平?學習是第一步,只有有的放矢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培訓是第二步,參加相關拓展課的培訓,慢慢轉變觀念。這樣,老師所教授給學生的道理,學生也能欣然接受,這樣就可以大大地提升教學質量。
二、加強師德建設的措施分析
加強師德建設,有助于營造學校良好的工作氛圍。所以,在許多學校的建設與改革中,十分關注教師師德的培養,把它看作一項大事來抓。在部分院校還成立了專門的師德培養小組,通過他們來制定一些切實可行的政策以及工作方案來指導師德建設的工作,并且對政策的執行與落實還擔負著一定的監管作用。想要加強師德建設,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開展一系列的師德教育引導工作
首先,對于師德建設工作,學校必須給予一定的重視力度,進一步完善教師的工作體系,在學校的整體工作規劃中,必須列入師德建設這一板塊。同時,相關的黨政部門也要發揮積極作用,開展一些靈活多樣的活動來進行教師師德的培養,例如開展研討會、報告會、知識競賽等等,來推動師德師風的學習,還可以推舉出一些楷模,給老師們樹立學習的榜樣。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結合,能更好地完成師德建設。
2.加大對師德建設科研力度的培養
目前,從國家級到省部級應該多設立一些關于師德建設的科研項目,由教育部牽頭,將一些有能力的專家組織在一起,進行師德建設中的一些理論與實踐方面的探討,將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在理論方面的研究上,應該注重師德的相關內容、特點、表現形式以及有關規律等等,同時還應該對如何處理師生關系、培養教師良好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在實證研究方面,應該選取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學生與老師來進行抽樣調查,了解有關的信息。除了這些方式以外,老師也可以要求學校做一些硬性的師德問題的研究,只有不斷完善關于師德建設的科研研究,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
3.健全師德建設運行機制
在進行師德建設的過程中,加強師德的教育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方式和手段。當然,它也并不是萬能的,在開展教育活動的同時,還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體系來保障。首先用于考評的機制必須要內容真實有效、標準合理、形式公開、結果公示。并且對于考評的主體作一個明確的界定,對于考評的指標體系不斷地進行補充與完善,不斷地增強與提升師德水平的可操作性。同時,在進行考核時,不僅要結合自我評價,還需要結合學生評價、專家評價,并將這些考核結果與教師的待遇以及晉升相結合,也可以考慮引入“一票否決”制。只有將自律與他律的方式相結合,從教師的外在行為引導為起點,進一步增強教師的道德修養。其次,還要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
4.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氣氛
教師肩負著文化傳承的重擔,既能夠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又能夠幫助社會培養人才。如果教師的整體水平較低,那么整體的教學質量也將無法提升。想要更好地尊重教育,那就必須更好地尊敬老師、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也是整個社會文明提升的體現。要在整個社會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氣氛,進而進一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職責,使他們能夠發揮最大的潛能,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保證好教師的薪資待遇。目前,國家針對教師的待遇問題做了不少的努力,對其工資待遇也做了較大的提升。當然,也存在著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例如對醫療、住房問題的解決并不完善,教師在這方面的壓力還較大。(2)還應該關心老師的心聲,多關注老師的需求與想法,傾聽老師的心聲,努力為教師減輕負擔,同時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科學地分配科研任務,保證分工均衡。(3)尊重教師。特別是對教師決策權以及知情權的維護。
總而言之,進行師德建設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我們必須不斷地創新培養方式、探索更多的新方法,總結更多的有效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與補充。只有通過這個循序漸進的方式,才能一步一步地提升教師的師德建設,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曾瑋,曾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芻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8):134-135.
[2]薛金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高校師德建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27):36-38.
[3]張建祥.增強使命感,不斷提升師德建設的規范化水平[J]. 中國高等教育,2013(21):11-14.
作者簡介:張國權,男,1968年6月出生,本科,側重于德育有效性研究。溫永光,男,1961年9月出生,本科,側重于德育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