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進行小學作文教學,調動學生的興趣是前提,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進行實踐、探索,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興趣;教法;生活實踐
現在很多小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所以直接導致作文質量差,結合多年來我的作文教學經驗,我認為要想更好地進行小學作文教學,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興趣是前提
要想更好地進行小學作文教學,使學生喜歡作文,寫出好作文,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所以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地變枯燥無味的作文教學為學生所愛,學生有極高的熱情,并付諸行動,認真觀察,盡情想象,在作文的道路上就會盡情地揮灑手中的筆,以作文為榮,這就要求教師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這樣學生會把每一次的習作當作展示自己的機會,想想這樣做學生會沒有興趣嗎?
二、不斷改進教法
現在北師大版的語文教材,作文訓練很少有命題作文,很多都是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寫自己經歷的事例或者是所見、所聞、所感等,這就要求教師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如,三年級的作文訓練,以“我忘不了”為題寫一篇作文,可以說這樣的作文選材要求非常廣泛,如果教師采取傳統的呆板的教法,不加以科學的指導,學生會寫得索然無味,絲毫沒有生機和活力。在講這篇習作時,我讓學生打開思想的閘門,去回顧所有符合此次作文要求的材料,然后自己練習說,同桌互說,小組內展示說,在班級上展示說,說的時候伴隨著評議,然后學生動筆寫出自己的理想作文,之后進行作文評改,教師成為作文評改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和學生一起交流、研討,這樣的作文才是小作者內心的真實寫照,這樣做才會使小作者的作文水平不斷提高。
三、讓學生從生活實踐中獲得作文材料
作文教學一旦失去了生活這一源頭活水,學生就會憑空想象,很難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東西,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必然會厭倦作文,就會寫出毫無生氣流水賬般的作文。所以要想更好地進行小學作文教學,必須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悟人生,教師讓他們仔細觀察大自然中的草木蟲魚、山川河流等。這樣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寫作中,文章才能寫得情真意切,生動形象,進而激起他們寫作的上進心和好奇心。總而言之,只有生活實踐,才能讓學生在作文中獲得永不枯竭的創新的源泉。
此外,教師還要通過鼓勵性語言、激勵性評語、有效的指導和引導等方式方法更好地使作文教學更有特色。
作者簡介:龐有翠,女,1980年2月2日出生,大專,在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嶺溝小學任教,主要研究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