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教育體系中的基礎科目,掌握良好的語文能力就等于為其他科目和學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于是在小學教育的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和喜愛語文,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關鍵詞:興趣;游戲;故事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認真開展語文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以及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潛力是教學的主要方向和目標。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大多數性格比較活潑,所以小學語文課堂應開展興趣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在玩樂中獲取知識,產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
一、進行游戲式的課堂教學
對于小學生來說,一節45分鐘的課堂要坐在教室里一動不動、專注于聽課是很難的,所以要在課程的教學里融入游戲,讓學生在玩樂中收獲知識。例如,小學語文中的課文《蜜蜂引路》,課文的內容是講列寧在一次迷路的過程中發現了蜜蜂,在認真觀察蜜蜂的行動之后順利地找到養蜂人。這篇課文本來就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教師可以在教授這篇課文的時候適當拓展學生的知識,制作課件給學生講解蜜蜂的舞蹈語言。當蜜蜂跳8字舞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頭朝上直飛,一種是頭朝地直飛,前者說明蜂蜜在向太陽飛去的地方,后者則是說明背太陽方向飛去才是有蜂蜜的地方。學生了解了蜜蜂的8字舞蹈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進行搶答比賽。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上每個小組的組名,然后播放蜜蜂跳舞的視頻,再給出搶答的指令,學生要準確說出剛才視頻中蜜蜂所給出的蜂蜜方向,答對則加一分。
通過游戲,學生會不自覺地參與課堂,不僅能掌握課堂知識,還可以對以后的學習有所幫助,對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創造性和探索的潛能都有著很大的益處。
二、引導學生合作與競爭
合作學習的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習能力較強的人幫助學習能力較弱的人,而且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達到互助共贏的效果。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互助學習。例如,在教學《和時間賽跑》這篇課文時,有幾個段落是要求學生進行背誦的,教師可以指定每個小組的組長,然后組員要背誦課文給組長聽,組長簽名后才算過關。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背誦幾段課文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也有學生并未完全了解課文內容,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背誦。這時組長就要耐心地給組員講解課文知識,指導組員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以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課文。通過合作學習,可以提升組長和組員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還能促進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和諧關系發展。
三、開展情境式的教學,以演助學
由于小學課文的故事性強,而且小學生大多數性格活潑、模仿能力強,因此,可以對他們進行情境式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分段,然后集體朗讀一次或聽錄音朗讀一次后,學生會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時教師可以請學生自告奮勇或者隨機抽取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如,教師在教授《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可以在學生中挑選扮演閏土、魯迅、旁白講述等角色,然后組織進行朗讀。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朗讀的學生會認真地讀書,其他學生也會認真聆聽,這對于他們理解課文有著很大的幫助,更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
除了在學習課文之前進行分角色的朗讀之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每周一演。在分好語文學習小組的情況下,教師每周可以選擇一篇故事性強的課文,如,《小珊迪》《小英雄雨來》《地震中的父與子》等,讓學生進行戲劇的排練和表演。喜劇表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生動有趣的課堂中收獲歡樂和知識,例如,本周選定的課文是《小英雄雨來》,教師可以隨機選擇一個學習小組,然后給他們一周的時間去排練戲劇。在選定了小組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后提供指導,詢問學生雨來、日本鬼子、八路軍等角色的分工,詢問如何設置服裝和道具、對課文的不懂之處等。通過教師與學生的課余交流,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也便于教師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一周之后,教師就可以安排一節課給學生表演。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能增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對《小英雄雨來》歌頌的勇敢、美好的抗日精神的領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提高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興趣教學的最大好處是課堂的中心由教師轉向了學生,由聽變成了聽、講、演結合的多元化語文課堂。通過增多師生之間的玩樂與互動,能夠讓學生萌生對語文學習的好感和興趣,促使他們持續認真地進行語文學習的探究。
參考文獻:
[1]張義信.利用多媒體開展語文興趣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
[2]振忠.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興趣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 2011.
[3]李超群.小學語文教學聽力訓練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2013.
作者簡介:張艷芳,女,1983年5月出生,學歷:本科,現就職于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杭坪鎮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