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起始階段,是學習書面語言的工具,亦是小學教學的基礎,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的學習重點,只有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順暢地進行閱讀,同時又在閱讀與生活中識字,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低年級;識字;教學
提高識字教學質量是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以往那種“你教、我學,你寫、我抄”的單調的課堂教學方式已不復存在了,那么如何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淺顯的做法。
一、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一切源于興趣,有了興趣便會主動去實施,因此,想完成低年級的識字量,就要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覺得識字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持續時間短。一堂課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在識字教學中,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學生的識字興趣是識字教學的關鍵,也是令教師頭疼的問題。因為低年級識字量大,課時緊。識字有時又顯單一、枯燥,若想在一堂課中完成教學任務,又要讓學生學會,具有一定的難度。但由于低年級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可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把游戲引進課堂,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字,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識字,可以事半功倍。這就需要教師鉆研教材,挖掘教材,同時,注意收集學生喜歡的游戲,進行精心的設計,運用于識字教學中,根據課文要求、漢字特點,設計不同的游戲活動。例如,猜字游戲,一名學生在黑板上指字,另一名學生背對黑板來猜,其他學生做裁判,猜的學生問,是“春天”的春嗎?其他同學回答“是”或“不是”,經過這樣的猜字游戲,學生既能認識生字,又能享受到快樂,學生情緒高漲,識字效果顯著。
二、教會學生識字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識字,不如讓學生掌握識字的方法,我常用的方法如下。
1.編順口溜識字
遇到難記、易錯的字,可以把它編成順口溜,這樣既容易記,又不易錯。如,在教學“伴”字時,“一人一半,公平公正”。順口溜識字教學,朗朗上口,幽默風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教學效率。
2.加加減減識字法
這是識字教學中學生易掌握的一種識字方法,學生利用學過的熟字加一加、減一減就變成了所要學的新字,這樣不僅能完成識字任務,還能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
3.講故事識字法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愛聽故事,在教學中,我經常把漢字活化成一個個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講故事中記住生字,這樣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4.換偏旁識字
有很多的漢字是形近字,可抓住這一規律,讓學生掌握識字方法,這樣不僅便于學生識字,還能讓學生掌握漢字的一定規律。
三、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現在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利用工具書識字的良好習慣,放手讓學生去主動識字。教師要教會學生查字典的方法。在掌握方法后,學生要逐步養成查字典的良好習慣,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也能大大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四、聯系生活,在開放中識字
識字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局限于書本,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要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的觀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方面識字,在開放中識字,不斷擴大識字量。
社會生活中處處有漢字。校園中,墻上有標語、宣傳欄、黑板報等;走出校門,大街上的廣告牌、標語、商場里有各種商品的包裝、醫院里墻上的標語、宣傳牌;家里,各種雜志、電視上的廣告、字幕等。識字就在生活中,它無處不在,與生活緊密相連。
總之,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首要任務,作為教師不能把識字變為學生的一種負擔,而是應利用各種手段讓學生在積極主動中識字,把識字化為一種樂趣,把一個個方塊字化為有生命的東西,進入孩子的眼中,融入孩子的心中。
參考文獻:
高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及實施策略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張春杰,女,1976年11月出生,本科學歷,現就職于遼寧省北票市東官營鎮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與數學的教育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