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體育教學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增強其體質,培養其道德、意志、品質等。
關鍵詞:制約;體育教學;教學手段
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基本形式,是體育目標的實施途徑之一。在現階段我認為有幾個因素制約了體育教學。
一、體育教師實際教學內容單一制約了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并能在此基礎上靈活地應用。教師傳授新的運動技能,必須通過教師用精練的言語講解技術要領、正確示范動作過程,使學生通過聽、看來感知技術過程,而且“看”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這樣就要求教師要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則很難把技術動作做得規范,這樣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一個失敗的示范會影響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因此,每個體育教師在具體安排教學時,總是把自己擅長的、動作技術簡單的內容安排得較多。時間一長,勢必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師的年齡與身體素質制約了體育教學
人們常說:“體育不養老。”體育教師隨著年齡的增長,完成動作的能力一定會下降,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就會回避那些難以示范、技術性強的動作。另外,隨著目前經濟條件的改善,物質生活的提高,加上缺乏鍛煉。有許多中青年體育教師雖然年紀不大,但已是大腹便便,行動上有一定的障礙。這樣,實際上也妨礙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示范作用,為回避年齡、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影響,體育教師在內容選擇上也就單一化、簡單化。長此以往,勢必也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動作技術示范難度大制約了體育教學
眾所周知,在體育教材中有很多騰空、高速、翻轉的技術動作。學生很難把這些瞬間完成的動作看清楚,也就很難快速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體育教師放慢速度又影響動作的完整性及效果。那么體育教師只能反復示范,重復講解。但過多的講解和示范還容易讓學生產生錯誤認識。那么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上,也就單一化、簡單化。到最后也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運用多媒體課件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易如反掌。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師自己很難示范清楚的技術環節,用課件中的動畫或影像表現出來或把空中動作停下來示范給學生看,這樣就幫助學生看清了每個技術細節,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學生對動作的理解,縮短了泛化過程,對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是非常明顯的。
在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多媒體這一新的教學手段,來完成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我個人認為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來運用:
1.在理論課上
按《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向學生傳授許多生理、心理、衛生知識等,這些內容是非常適合在多媒體課堂上呈現,以因特網為代表的國際互聯網排除了時空及人為因素的限制,這使學生能夠獲得大量的知識,從各項體育競賽的起源到比賽規則,從長跑時出現的極點到運動后的肌肉酸痛,從如何應對比賽失利時的心理狀態到青春期運動生理的特點,都能一一找到很好的答案,這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認為體育課只是掌握運動技能的課程,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這也符合目前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要求。
2.在體育欣賞上
體育中含有大量的美育因素,體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體育教材中存在著大量美的信息,它們能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啟迪人的智慧,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與發展需要,準確把握教材的性質、特點和價值,讓美育滲透在體育教學之中,讓學生去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同時,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教學方法和手段要力求新穎多樣,豐富多彩,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藝術性和趣味性,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其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求欲望,提高學習興趣,使他們始終處在一個輕松、快樂和自由的審美狀態中,我們的體育教學工作才能順利展開。所以,我們要更加注意提高教學藝術性,以新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生動、靈活的教學形式來營造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投入到學練當中去,從而挖掘學生身體的潛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實現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全面協調發展,才能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緊緊依托教材,善于從教材中挖掘美的因素,加以渲染、加工、提煉,使學生感受教材中的美,受到美的熏陶,獲得美的享受,從而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逐步養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發展他們的美好情感。
總而言之,我們既要保留傳統教學中好的東西,又要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為傳統的體育教學手段插上翅膀。我們既要以發展和超前的眼光接受多媒體教學的理念,又要以積極和扎實的態度對待體育傳統教學手段,使兩者互為作用,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李荔.小學體育創新教學[J].成功:教育,2010(03).
作者簡介:吳春生,男,1978年3月出生,本科,四川省開江縣天師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