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中之重,也是學習的第一步。尤其是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不僅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最難的一步。
關鍵詞:趣味識字;提高效果;讀寫結合;聯系實際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小學語文學科在整個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起著重要的作用。語文知識的掌握和積累,對于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理解能力,如何更快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其他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內容和答題要點呢?而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知識的掌握更是較好地學習數學等學科的重要前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中之重,也是學習的第一步。尤其是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不僅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最難的一步。在多年的低年級教學過程中,我有以下一些體會。
一、趣味識字,加深印象
漢字對于一個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如果教師只按普通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先教拼音,再分析字形結構,接著學習筆畫筆順,最后進行組詞等,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厭煩,又怎么會去認真識記呢?因此,“趣味識字”是我在教學漢字時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如猜字謎,在識字教學中經常被采用。比如,我在教學“囚”字的字形和字義時,就首先出了一個謎語:四四方方一間房,人字里面藏。學生很快便猜出了是“囚”字。而在解釋字義時,我是這樣解釋的:一個人被關在一個房間里,這個房間沒有門,這個人可以出來嗎?什么樣的人會被關在這樣的房間里?這樣的人被叫做什么人呢?教師邊啟發邊教育,讓學生明白“囚”字的含義。另外,在識字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品德教育,我們一定要做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人,不能做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的人,否則,就會變成“囚”字里面的這個人,成為人人討厭的“囚犯”了。趣味識字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讓學生更快更好地記住漢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比賽識字,提高效果
由于小學生好勝心強,喜歡被表揚、被肯定,教師一句表揚的話,就可以激起小學生無限的學習動力。采用“比賽”的形式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的內容中,還可以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在教學幾組形近字時,就讓兩個學生為一組,然后按教師的要求寫出相應的字,比如有“烏”和“鳥”,有“云”和“丟”,還有“未”和“末”,讓其他學生對比賽的學生進行評比。這樣通過對比,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快地記住生字的字形,還可以檢驗一下自己對這樣的形近字是否能記得住、記得久。
三、識字和聽說讀寫相結合
小學生對很多事物的記憶都是十分短暫的,特別是枯燥的漢字,更是很容易混淆或忘記字形。因此,把識字和聽、說、讀、寫結合起來,會讓學生識記得更牢、更久。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讓學生口、手、腦并用,一邊讀一邊思考字的讀音、字形、含義,并適當地進行擴詞或寫句子訓練。比如,在教學“渴”和“喝”字時,我先讓學生區分它們的讀音,再分析字形,關鍵是它們的部首有什么不一樣,這和字義有什么關系。“渴”字說明口很“渴”時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點水”。而“喝”字的意思是人在喝東西時,是從“口”中喝下去的,所以“喝”是“口字旁”。為了更好地區別這兩個字,我便用句子中的填空來讓學生區別和掌握。如,我打掃完地板后,口非常( ),就( )了一大杯水。學生只要經常進行區別性的訓練,就一定能記牢這兩個字了。
四、觀察實物和圖畫,聯系生活實際,把識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
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我盡可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直觀形象的實物和圖畫、課件、動作等手段,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直觀印象后,把漢字和具體的實物聯系起來,通過互相結合后,讓學生對漢字的字形和字義掌握得更好。如“徐徐、漸漸”,我讓學生觀察太陽從東方升起來的過程,太陽一會兒在樹干,一會兒就升到樹梢了。這樣,學生就理解了這兩個詞都是“慢慢”的意思。還有,我在教學“桃”和“逃”這兩個字時,用課件來演示,一個“桃子”從一棵“桃樹”上掉下來。因為“桃樹”是植物,所以“桃”是“木字旁”,一個小偷偷了東西后拔腿就跑,就是“逃”走了。因為“逃走”要用到腳,所以“逃”是“走之兒”。我還讓學生做出幾種“逃跑”的動作,讓學生親身體會,這樣學生就記得更牢了。
總之,教無定法。教師想出越多的教學方法,學生就會受益越多。“學無止境”,不僅學生如此,教師更要如此,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文化修養,鉆研教學方案,才能更好地教育好自己的學生。
參考文獻:
張連霞.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新課程:教研,2011(11).
作者簡介:郭向華,女,1977年出生,大專,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就職于福建省漳浦縣城關中心學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