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門藝術(shù),借鑒更是一種高超的藝術(shù),尤其是高效的借鑒。2012年,我們赴江蘇學習了“活動單導學”的課堂模式,并結(jié)合我校實際,對“活動單導學”模式進行提煉、加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在一年多的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新課程理念得到進一步深化
新課標強調(diào)擺正教與學的辯證關(guān)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我校推進的“活動單導學模式”,其根本理念就是: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學生的知識是靠自己學來的,而不是教師教會的;各項能力是學生在學習中經(jīng)過長期實踐總結(jié)而形成的,同樣也不是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自主學的知識才是最牢靠、最實用、最有效的。因此,教師應該最大限度地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這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活動單導學”模式嚴格控制教師的講授時間,要求做到:學生已經(jīng)會的不講,學生經(jīng)過學習可以自己學會的不講,沒有學生會的少講。這樣才能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并使時間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這是對新課改先進教學思想的再提升、再創(chuàng)造。
二、教師的主導性地位得到加強
在“活動單導學”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主導性地位非但沒有因為課堂上的少講而削弱,反而因此得到加強。在此教學模式下,教師的集體備課活動內(nèi)容更為豐富。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都應提前進行預設。不同題材的課題,學習目標怎樣提出,“活動單”如何設計,活動方案怎么編排,教師的教法怎么選擇,包括學案中問題的預設與生成、駕馭課堂的能力、學生的學法、學情的變化均需要考慮到。充分還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教師看似在課堂上的作用有所減輕,其實不然。在課堂上,你可能看不到教師滿頭大汗,來回走動的身影,也可能聽不到教師“一絲不茍”的講解,學生成了課堂真正的主人。但是,教師并非無事可做。教師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既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出指導,了解全班的學習進程,又要深入到各個學習小組中去,了解各個小組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討論的進度;既要了解哪些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可以輕松解決,哪些問題需要經(jīng)過小組討論來共同探討,同時還要了解在討論的過程中又出現(xiàn)了哪些新的問題,哪些問題經(jīng)過討論可以得以解決,哪些問題大家解決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哪些問題具有代表性。故此,我認為教師的主導性地位顯得尤為重要。
三、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放大
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提倡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為學生奠定了主體性地位,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要最大限度地放手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去學習。而“活動單導學”模式則是進一步把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加以放大,力求達到極致,所以教師應該大力提倡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6人的學習小組,做到人盡其用,分工明確:選擇富有責任心,有語言組織能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作為小組長。選擇組員應該盡量做到“組內(nèi)異質(zhì),組外同質(zhì)”,小組內(nèi)組員都有事可干。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群體的交往中,不僅可以對課堂知識進一步探究,還可以同時學會溝通,學會分享,學會合作。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傾聽,換位思考,多方面考慮問題,換個角度考慮問題。因此,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是學習了知識,交流了學習心得,同時還學會了如何與人合作,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活動單導學”模式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1.內(nèi)容更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充滿情趣性
“活動單”是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內(nèi)容專門為學生制訂的。教師在設計“活動單”時,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感知世界;強調(diào)換位思考,充分考慮到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征。比如,以前的教案中出現(xiàn)的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而“活動單”中出現(xiàn)的是“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
2.形式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沒有花架子,富有實踐性
“活動單導學”模式下的課堂,學生的學習過程完全是動態(tài)的,教師應該隨時注意學生學習的進程,特別是對于學生提出的具有建設性的問題,應該給予引導,引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進而引導學生進一步對知識進行探究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展示,都是學生在活動中去完成的。動態(tài)的物體是最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同樣,動態(tài)的課堂是最令人難忘的。教師預設的問題具有開放性,學生的討論結(jié)果肯定是多樣的,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不應以死板的答案要求學生,開放性的課堂應是具有活力的、實效的。
五、“活動單”更注重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他為我用。在踐行“活動單導學”模式的教學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課堂,既具有西方發(fā)達國家課堂中的活潑與動感,又蘊含著中國古代孔子教育思想的睿智,還凝聚了目前國內(nèi)先進教育思想的精華。
每一課“活動單”的最后都有“練習反饋”這一項。其內(nèi)容與本堂課所學的內(nèi)容緊密相連,有很強的針對性,一課一練,學生完成大約要5~10分鐘。一來可以讓學生及時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二來,教師又可以借此機會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了解學生對當堂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這也是學生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的重要形式,具有明顯的實效性。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認識到這一全新的模式具有的現(xiàn)實意義和超前意識。它切實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提高了教師單位時間內(nèi)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徐建平.釋放你的教育智慧[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