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初中化學為例,探討了如何才能較好地開展教學評價尤其是課堂評價,并對此問題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評價;對策
新課程在近年來的推進過程中,雖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在教學成果、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評價問題方面還存在一些誤區和錯誤做法,這不僅不符合新課標要求,也不利于學生的素質培養和提高,從而引發很多的問題。我們從教學實踐出發,談談普遍存在的課堂教學評價問題,并嘗試提出一些對策,以供各位同仁參考,共同做好初中化學評價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
一、新課標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具備的特征
在新課標指導下,要科學全面地開展教學評價,就應堅持以下幾點:
1.要堅持一致性,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堅持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將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努力保持一致,將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保持一致,將學生的需求和教師的能力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在一根主線上開展評價,才能科學評判教學活動是否真正符合新課標要求。
2.要堅持科學性,新課標本身是非常科學的、與時俱進的,是指導教學評價的核心標準,只有以這種教育觀為指引,結合對初中化學教學任務的具體要求,按照學生的學習規律、教學的客觀規律行事,才能科學研究出評價指標、評價過程、評價主客體在內的科學評價體系,這樣才能讓評價活動更具備科學性。
3.要堅持客觀性,教學效果都是有一定客觀標準的,這種標準絕不僅僅是學生的紙面考試成績,也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等因素,而這些因素都是應該能被客觀測量出來的,可以說,如果測量不出來,只能說明評價的指標、體系存有問題,而不是不能測量。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過去唯成績論的片面傾向,要從不同層面對這些教學的客觀結果進行評價。
二、目前初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教學評價的誤區和存在的問題
根據上述教學評價所具備的特征,我認為,一一對照分析后可以明顯看出,我們的很多評價還存在著較大的誤區和很多問題。
1.評價活動過于重視結果,輕視過程。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都是很重要的,對學生以后的學習乃至人生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而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一些教師、教育主管部門并沒有改變自己的評價思路,依然對學生的紙面考試成績等學習結果過分關注,教師在教學后,往往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某個知識點、測驗的成績是否有進步,而很少關心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更加積極,合作研究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等。可以說,唯成績論還是有很大市場的,甚至在某些教育理念落后的學校里,這是唯一的評價標準。
2.評價活動過于重視記憶,輕視思考。化學的一個特點是實驗特別多,可以說也是化學發展到今天的一個最重要武器,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因為設備缺乏、時間緊張、安全保護、教師能力素質、學生動手實踐意愿等種種原因的限定,很多學校和教師不敢、也不善于利用實驗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不能根據這些動手實踐活動來理性思考,“讓學生動手實驗不如做演示實驗,做演示實驗不如讓學生背誦實驗”成為一些教學活動的宗旨,往往是教師讓學生把實驗過程背誦下來就算通過了,能通過考試就可以了。這種不求甚解的教學思想實際上扭曲了化學教育的本質,傷害了學生追求真理和科學的心靈,可謂負面影響深遠。
尤其是學生的操作實驗、設計實驗、理性分析等能力都沒有被培養出來,在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習中往往會落后于其他同齡人,這根本不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要求。
3.評價活動過于重視智力開發和技巧訓練,輕視科學素養的提高。新課標明確提出:“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是非常高的,間接上也對教師的能力和教學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教師并不重視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等內容,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的解題技巧等智力培養上,從而讓“沒有難題,有的話就是解題方法不對”這種思想大行于世。
三、解決目前初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教學評價問題的對策
近年來,“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個話題一直被科學界、社會各界所熱議,我們結合自身的教學工作,認為此問的關鍵是我們的教學評價有癥結,具體到初中化學身上,就是整個評價體系需要重新構建和深化。結合教學實踐和理性思考,我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解決好評什么的問題。從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要解決好課堂評價問題,首先要明確評價什么,這樣才能讓評價在一開始就有的放矢,科學有效。我認為,可以參照新課標的要求,將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指標分為五個一級指標:教學目標、教材處理、教學技巧和方法、教師基本素質和表現、學生習得效果。將這些一級指標分解后,可以擴大到十七個二級指標: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目標的體現、教學目標的實施效果、知識傳授扎實可靠、講授內容科學嚴謹、教學過程安排合理、把握重點和難點、運用實驗手段和電教手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理論聯系實際、注重信息反饋、教態、課堂術語、板書、實驗操作示范性、對能力培養的效果、教學目標達成度。
2.解決好怎么評的問題。一要擴大評價維度,改變唯成績論的弊病,將課堂評價維度多元化,讓課堂教學活動活躍起來。以前的課堂教學評價主要靠教師,互動性和趣味性不多,這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因此要提高教學效果,就要將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豐富起來。比如教師就燃燒實驗提問時,傳統的問答一般是,教師問:“氧氣本身能燃燒嗎?”學生回答:“氧氣是助燃劑,不能燃燒。”這種刻板的教學模式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無法深化學生的抽象思維尤其是培養他們的化學學科思維。實際上,如果教師有心,可以采取更好的辦法,通過實驗圖表,或者通過實驗各種物質燃燒來讓學生自己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或者小組研究,這樣就能擴散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學習起來更有勁頭和興趣,評價因素和方式自然就會多元化,課堂評價就顯得更加科學和全面。
3.擴大評價的向度,改變單一評價的弊病,將向度多維化。目前的評價多是平面評價,向度顯得單一、簡單,因此要提高向度。比如在評價的主體來說,要改變教師一言堂的評價主體秩序,將學生、行政主管部門等納入課堂評價體系中,在內外、宏觀、微觀上均能對教學進行評價;比如在評價的結果反饋上,評價結果要反饋給被評價者,信息要充分翔實,從而讓教師等被反饋者更能認清自己的弱點和短處,從而使他們能進一步利用反饋結果來優化教學。比如在評價的過程中,可以注重學生之間互評、師生互評,從而避免僅僅讓教師自己評價教學效果。只有學生也被納入到評價的過程中,才能一一讓學生感覺有參與感,讓他們更加確定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更加能參與其中,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無疑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也能夠促進初中化學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許曉莉.初中化學教學評價的誤區與糾正[J].新課程:下,2013(09).
作者簡介:胡黎黎,女,1985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湖南省吉首市排吼學校;張勇,男,1981年10月出生,本科,研究方向:初中學科教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