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母語教育,小學語文如何能夠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這是目前很多老師所關心的熱點問題,針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語文進行了很多重要的改革和推進,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制約語文教學發展的問題。大部分的課堂教學目的都是偏向傳統教學知識點,將一些基礎的語文詞匯以及知識點進行簡單的講解,通過學生自行的默寫或者背誦記住語文知識,并通過一些簡單的默寫練習和測驗進行評估,這些教學方法都忽視對學生自身發展的核心目標,讓學生失去了對基本技能以及方法的學習。再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語文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和動力,對于母語的學習和文章的學習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動力,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還是存在著很大的童心,缺乏主動學習的耐心和毅力,特別是遇到不容易掌握的課堂內容,更容易失去信心,很少會花時間去課下復習和預習。最后,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濃厚,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在老師眼里學生總是孩子,在小學校園這種情況比較突出,學生無法成為學習主體,大部分課堂教學活動中,起主導的仍然是教師,同時學生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和認知在課堂上提出來,缺乏對學生認真思考及用于創新精神的培養。
二、推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主要策略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學習啟發以及形成良好的“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是很有益處的。在平時的語文學習過程中,老師應該將自己活躍的教學思路以及一顆善良的愛心帶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充滿和諧、奮進的課堂教學環境,同時通過老師豐富的教學語言以及肢體語言向學生傳送一個健康向上的信號,帶領學生盡情地在語言魅力中穿行,帶領學生仔細品味語言的內涵,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含義,并且通過豐富的課堂活動來完成教學目標的達成。例如,采用先進的教學課件及儀器,利用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打造舒適、舒心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運用豐富完善的教學圖片和視頻來為學生展示教學實物,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和投入興趣參與到學習中來,真正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
2.推進小組合作化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團結互助能力
小組合作化學習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合理搭配的小組學習,能夠使小組成員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幫助和扶持,共同進步,減少學生在自身學習時遇到問題而找不到幫手的問題。推進小組合作化學習,首先老師必須要為小組之間進行合理的搭配和分工,對全班學生進行小組固定搭配學習,對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和層次進行協調,保證每位學生在小組之間都能優勢互補。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助能力,使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作用。另外在推進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來推動小組進行討論找出問題。例如,在講授《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可以利用文章中最后的問題,“小村莊為什么變得什么都沒有了?”進行討論,讓學生自我發揮找出問題的答案,并進行小組討論,通過這樣合作討論能夠提升小組的團結互助能力,提高大家學習的積極性。
3.推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提升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建設是很有意義的。進行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關鍵性因素就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解決很多問題的關鍵,如何推進和改善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就必須通過一些高質量的問題去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和探索,對問題產生強烈的探索欲。同時,要根據課本的難易程度進行針對性的設置,充分利用課文的難、重點,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要有所考慮。再次,課后的知識復習和練習對于高效課堂的建立也是很重要的。必須要求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課下練習和復習,只有這樣不斷加深對知識的認知程度,才能不斷起到鞏固知識和拓展思維的作用。
參考文獻:
蘇晶.試論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4(5):41.
作者簡介:陳秀華,女,1973年6月出生,小學教育專科,就職于福建省南安市第三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