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字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是一篇文章的細胞,認識和理解一定量的字詞,就可以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性和文學性,實現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隨文識字;效果;教學方法
隨課文識字顧名思義,要隨著課文進行生字的學習。特點是讓課文的生字的出現和講解都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句子組成段落,段落構成文章的肢體框架。小學生學習生字不能離開句子,詞匯在句子中是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生根據整個句子體會詞匯的意義,并且聯系全文理解全文。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兩大特點,識字、學詞、積累句段,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識字的重要性不僅影響語文學科的學習,還影響其他各個學科的學習。不管學習什么知識都要對文本進行閱讀,通過理解文本,才能掌握知識。沒有一定的識字量,就不能充分進行文本的閱讀。因此識字能力和識字量,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具有非常大的影響,重視識字教學就是重視學生的基礎學習。因此有經驗的教師都非常重視學生的識字能力、寫字能力。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最難的,如果教師不能采取很好的教學方法,就會使教學變得枯燥無味。怎樣才能使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呢?
一、字不離詞,隨文識字
字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是一篇文章的細胞,認識和理解一定量的字詞,就可以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性和文學性,實現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基礎教育階段實施的新課改大力提倡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和能力。識字教學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要從教學方法入手,讓學生具備學習生字詞的興趣和欲望,從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我們都知道字詞是不分家的,字可以組成詞,詞匯才可以更好地表達意義。所以識字教學要把字放在詞匯中去學習,體會字在具體詞匯中所表達的意義。
二、詞不離句,隨文識字
隨課文識字顧名思義,要隨著課文進行生字的學習。特點是讓課文的生字的出現和講解都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樣,學生對生字、生詞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容易記憶。詞匯是組成句子的基本單位,若干個詞匯組成一個個句子,最后構成文章。學生學習生字時要和詞匯聯系起來,把詞匯放在具體的語句中,進一步理解詞匯的含義。不同的字可以組成不同的詞,不同的詞匯具有不同的意義。還是以《識字3》的教學為例,寧寧這個小畫家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們可以從寧寧畫畫的過程中了解一下。文章第一句為什么說寧寧是個粗心的小畫家?他的粗心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讀課文,標注出生字,然后教師一個字一個字地學習和講解,并把這個字在文章中組成的詞體現出來,然后再把這個詞匯放在句子中進行理解。比如“尖”字,課文中是什么詞?畫個鴨子尖嘴巴為什么不對?學生由此可以理解寧寧的粗心。對學生理解課文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歪”字在文中的哪句話里?桌子腿歪有什么錯誤嗎?“彩”字在文章的哪句話里?彩色是什么意思?一種黑色或者白色能叫彩色嗎?學生逐漸認識了字詞,并理解了字、詞在句中的意義。
三、句不離段,隨文識字
句子組成段落,段落構成文章的肢體框架。小學生學習生字不能離開句子,詞匯在句子中是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生根據整個句子體會詞匯的意義,并且聯系全文理解全文。詞匯在句子中的含義以及句子在整個段落中的含義,低年級學生的語文教學識字量大,教師如果不注意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只集中識記字形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感到學習生字是這樣的枯燥。所以隨文識字,將句子放在文章中進行理解,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分散識字效果比較好。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教師要逐步滲透利用字的特點進行識記教學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對比教學;同一個部首擴展漢字進行教學;通過理解字義幫助記住字形等。句子在文章中具有表情達意的作用,相比于字詞,句子所涵蓋的意義要更全面,所以學習生字要放在具體的句子中去體會,這樣在語境中理解更加得深厚和扎實。
隨文識字是新課改后提出的重要教學理念,其目的是要把生字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隨文識字就是要將字、詞的學習放在具體的句子中,具體的段落中去理解,不是孤立地、枯燥地識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這種方式對于小學識字教學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侯丁玲.識字有“理”識字有“用”:提高識字教學質效的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10(22).
作者簡介:李加紅,女,1980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大橋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