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教育作為我國主要的教育構成內容之一,當前我們國家的中職生在吃、穿、住、行等方面有著較強的獨立能力。大部分中職學生缺少科學的理財觀念,不能夠科學地進行消費支配,造成了理財效果欠缺。基于此,以中職生理財能力的培養為研究內容,結合實踐進行深入的探究,以期為中職生理財能力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生;科學理財;理財能力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個人的收入水平與消費水平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不良的消費理念對中職院校學生的影響,往往會導致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的發生。因此加大對中職院校學生理財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以提高中職生理財能力的策略為研究對象,展開了深入的分析。
一、中職院校學生理財能力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生用錢缺乏計劃性
中職學生在校生活的過程中,有一部分中職學生用錢沒有計劃性,表現在大手大腳、不理解父母賺錢的辛苦、喜歡享樂等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職學生所生活的世界越來越精彩,加之網絡的影響,使得更多的中職學生求新、求異心理明顯,這就使得中職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出現了較大的變化。而“月光族”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職校園。中職學生大部分都是依靠父母支持的純消費者,在學習與生活的過程中因為追求時髦與面子等,使得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缺乏計劃性,不斷地給父母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
2.盲目消費影響了中職學生的生活質量
中職學生在心理、社會認知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自我需求也在不斷地擴張。加之同學、朋友等消費行為的影響,中職學生在消費方面很容易就出現趨同性,而這種“別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趨同心理,使得中職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對消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往往表現在留意同學的手機、服裝等,而且中職學生在消費觀念方面,群體認同感較強,這就使得這種心理很容易在同學之間、校園等蔓延。這種不理智的、攀比的消費心理,使得中職學生在消費的時候,往往較少考慮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是一味隨心所欲,滿足心理需求,從而產生了盲目性的消費行為。
3.大部分中職學生理財意識不強
在中職學生消費的過程中一大部分學生都存在超前消費等問題。有一些學生在月初的時候就會將手中的錢用完,這種無計劃的消費方式,導致了中職學生生活的不平穩,往往在月底的時候,因為生活經費的不足,而影響其安心的學習。在校住宿的中職學生,手中有錢的時候不會控制,在手里面的錢較為緊張的時候,往往會節省吃穿,而學會過緊張日子。這種因為理財意識薄弱而帶來的不良影響,往往是中職學生心理不均衡、攀比與自我放棄的重要因素。相關的調查也表明,在中職學生違法行為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錢的原因所導致的。所以薄弱的理財意識,成為影響中職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專業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4.攀比炫耀心理影響理財能力的養成
當前我國的一些中職院校學生中存在著開放性認同的問題,一部分中職學生為了更好地構建活動的圈子,往往通過個性的展示,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也就導致了攀比炫耀、求新求異的心理問題。如,講究手機的牌子、追求時尚服裝等。相關的調查也表明,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曾經都受到過這種心理的影響。而也有一大部分的中職學生正是這種攀比心理的典型流露,來維持或提升自己在同伴群體中的地位和身份,從而獲得成就感。炫耀性消費,是某些中職生為了表現自我價值所采用的最直接、最容易的手段。
二、中職學生理財能力發展的有效路徑分析
1.強化教育引導,促進中職學生理財能力發展
生活消費雖然是個體的一種行為,但消費觀念與理財的能力,與個體的發展、價值觀的樹立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中職學生的思想認知能力、行為規范控制等相對較低,這就使得一些學生的生活消費控制能力不高,導致因為錢的原因而與同學、社會產生一些不應該產生的矛盾,如,盜搶、打架等事件。在面對中職學生這些問題的時候,學校和教師要高度重視中職學生的消費指導與理財教育,通過有效的指導,來發展和培養中職學生科學的消費觀念,提升中職學生理財能力的發展。借助理財宣傳、理財操作、理財講座等提升中職學生對理財重要性的認識,幫助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消費水平、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同時各個中職院校要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管理制度,加大對中職學生的學習、宿舍生活等的檢查督促力度。實現在學校需老師的教育和引導,不斷地規范中職院校學生的消費行為,促進中職學生理財能力的有效發展。
2.積極培育理財習慣,促進中職學生理財能力發展
中職院校針對學生開設的理財教育是一種外因,而中職學生理財能力的培養需要自身的鍛煉與養成。所以為了更好地提升中職學生理財能力的發展,需要在增強獨立意識的基礎上,不斷地克服自身存在的弱點與不足,如,攀比心理、盲目消費心理等。學校要借助科學消費、感恩父母等活動,教育中職學生學會勤儉、學會感恩父母的養育與不易。同時中職院校要教育學生用好手中的錢,為將來的創業打下基礎。
3.家校合作,促進中職學生理財能力的發展
家校合作作為教育的重要開展方式,中職學生理財能力的發展,同樣需要學校與家長的共同參與。這就要求家長在樹立正確消費觀念的基礎上,通過言傳身教,以自身科學的消費觀念來影響自己的孩子。這樣中職學生能夠深刻地體會父母的不易,明晰自己的消費需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所得,養成勤儉節約、不攀比、不享樂的心理,為自己的學習和走進社會打下一個良好的消費心理和理財習慣。
4.優化社會消費環境,促進中職學生理財能力的發展
中職院校學生的健康發展與理財能力的提升,同樣需要社會大環境的積極引導。社會環境作為中職院校大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基礎條件之一,構建一個科學消費的社會環境,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學校要通過加強消費指導、理財宣傳等,提高中職學生理財能力是新形勢下的一個新課題,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研究和探索,只有通過學校、家長和全社會的關心和努力,中職學生會越來越懂得理財的重要性,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才能夠不斷地發展和養成。
參考文獻:
[1]原海莉.實施理財教育,培養合格人才[J].河南教育:下旬,2011(05).
[2]顧鴨萍.中職學生的現狀之分析[J].考試周刊,2009(34).
[3]吳新平.對職校生進行理財教育勢在必行[J].職業技術,2004(04).
作者簡介:時金鳳,女,1971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南京江寧中等專業學校,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