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放在一個重要的地位,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應在如下方面去培養。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方法
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先學好數學語言
數學語言,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學懂,要在學習中進行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出十分簡練的語言。如,在教學“位置”時,說“亮亮在左邊,紅紅在前面”,這種說法本身就是個錯誤。因為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必須要有一個參照物,不能單獨地說某某在上面,某某在左邊,而必須準確地說“亮亮在小剛的左邊”“紅紅在小梅的前面”。這就是科學、準確的數學語言。
數學語言,有文字語言、式子語言、圖形語言三種,我們不僅要掌握這三種形式的語言,而且還要善于互相轉化,加深理解和應用。
二、要學會正確地閱讀數學課本
“數學教學也是數學語言的學習”,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習數學也是離不開閱讀的,有效的閱讀是掌握數學語言的前提。它可以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便顯得尤為重要。數學課本是提供給學生進行學習的素材,是給出的一個問題、一個情境、一條思路,遇到這個情境、問題和思路,要充分讀懂它們,想辦法學會。而具體說來,要先“讀教材”,看到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學方法是什么,這樣才有利于“懂教材”。要注意在閱讀中的思考,特別是對數學概念中一些關鍵問題的問句的思考,真正做到善思善讀。要認真閱讀領會每個概念的含義。對概念要咬文嚼字,逐字推敲,在對比、應用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學通、用活數學公式
在閱讀中學生對定義、法則、公式、性質等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究這些結論是怎樣得出來的,分幾層意思,關鍵在哪里,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條件,正確理解公式的本質,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公式及其推理過程,并能了解和掌握公式的變形。學習過程中,不斷觀察總結公式的應用規律,逐步做到每一個數學公式都有較深刻的理解。只有這樣才會在應用時得心應手,解題時舉一反三。
總之,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學習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必須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尋找更加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蔣小俐.讓小學生學會閱讀數學課本[J].新課程:教研版,2009(11).
作者簡介:徐春芳,女,1961年2月出生,專科,就職于吉林省鎮賚縣莫莫格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