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全球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也是我國的第二語言。我國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英語教育。新課標指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學生的學習發展都大有益處。
關鍵詞:英語教學;培養;措施
一、引言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也是我國大多數人的第二語言。英語教育即我國第二語言的教育。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和養成終生學習觀都有很大幫助。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是否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自學能力,針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對學生要給予足夠的信心和信任,相信學生能夠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一方面在課堂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多讀、多聽、多思考并自己主動去搜集相關資料,同時教師給予相應的指導,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2.在課堂中,教師要多給予學生贊美,對犯錯的學生要給予支持和鼓勵,充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3.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教師應該不斷向學生灌輸“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思想,同時是包括老師在內的任何人無法進行幫助和取代的任務。
(二)改善學習環境
英語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傳統教學方法是老師講課,學生死記筆記,很少有機會進行口語練習。我們應對此進行改革。在課堂中,使用全英語教學,讓學生處于這樣的環境,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直接關系到英語課堂的教學成果,而且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很大影響。由此可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可采用興趣教學法,在學生在輕松、開放的環境下學習。
當代的初中生往往對于時尚的因素比較感興趣,一首詞匯量超出初中英語教學范圍的英文歌曲,有的學生甚至能在幾天時間里熟練掌握;針對學生普遍出現的興趣愛好結合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分組表演英語歌曲、小品等方法,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
(四)注重學習方法,適量進行練習
美國教學家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由此可見,學習方法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學會學習就是現代社會生存必備的殺手锏。初中英語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節約學習時間,提高資源利用率,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基礎。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大鍋飯”的學習方法針對在某一個環節薄弱的學生取得效果往往是不顯著的,比如,單詞較差的學生,如果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語法,那么進步往往是緩慢的;不同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會更快地提高學生們的成績。
綜上所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和老師雙方面努力的結果,其中一方有所懈怠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應具備學習的欲望和目標,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傳授者,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和技巧的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終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又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邱耀煌.論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5):164.
[2]王傳運,王京生.中學英語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14):118-119.
作者簡介:張進,男,1984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于貴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縣地瓜鎮地瓜中學,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