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題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重要關注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關注;學生;興趣
和融課堂的核心理念是讓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中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因此教師應盡量給學生創造機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只有這樣,教師才不再是孤獨的演奏者,課堂才能響起動聽的樂章,也才能構建起和融課堂。
一、關注學生興趣,優化課堂導入
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它表現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興趣在學習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使人集中注意,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而巧妙的課堂導入無疑是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最好途徑。一個成功的導入環節,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角色欲望”,建立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使師生共同沐浴于和諧愉悅的氛圍之中。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能把學生牢牢地吸住。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精彩的導入環節無疑可為整堂語文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談禮貌》時,我首先播放了動畫視頻《兩位小“球星”的遭遇》導入新課:兩個小男孩在院子里踢球,他們一不小心把球踢進了別人的院子里。其中一個小男孩沒禮貌,結果沒拿到足球,另一個小男孩由于使用了禮貌用語,很順利地就拿到了足球。這樣的導入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情感的共鳴,學生們的思維一下就被激活了。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通過這樣的導入使學生體驗到自己的身邊處處有語文。
二、關注學生知識構成,優化問題設計
提問是教學中最常用的手段。實踐告訴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得好,設得巧,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而且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要想讓問題達成上述功效,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知識經驗,以此為基礎設計出新穎有趣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
在教學《蘋果里的五角星》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見過五角星嗎?你看到過哪些物品上有五角星?蘋果里怎么會有五角星呢?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關注學生差異,優化作業設計
陶行知先生所說:“教學是要讓每個學生享受到人生最初階段的快樂,而絕不是‘勞役’,更不是‘苦役’,我們的教學倘若能讓學生獲得一種美的享受、成功的快樂,這對孩子明天的發展,必將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由于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以及智力發展程度的不同,每個學生作為個體都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能力、性格、興趣、智力程度等多方面,并且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感知、思維以及接受能力。從教學實踐來看,同樣的作業,有的學生只需要十分鐘便可完成,有的學生可能需要半小時甚至一小時,而有的學生甚至無法完成作業,這說明教師布置的作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不利于和融課堂的構建。因此,教師必須采取作業分層的策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允許學生自己選擇作業,這樣就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讓學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十個指頭有長短,學生存在著層次差異。只有優化作業設計,不搞一刀切,才能使每個學生各盡所能,按需所取,才能保證展示在教師眼前的作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四、關注學生合作狀態,優化小組學習
新課程強調要變革學生的學習學習方式,倡導具有“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特征的學習方式,這也是構建和融課堂的必然要求。
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解決學生自己不能單獨解決的問題,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從教學實踐來看,一些課堂的合作學習只是形式主義,往往是成績好的學生代表小組發言,合作學習成了優生的表演,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組建學習小組時,不僅要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要對小組提出具體要求,如要求所有組員都必須做一次小組發言代表,給每個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要求能力強的學生要把自己的理解講解給其他組員聽。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提升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也能促進同學之間的和諧相處。
葉瀾教授在《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中說:“課堂教學應被看做師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以后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因此,和融課堂要關注學生、圍繞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真正主角,才能真正使他們在課堂上聽懂學會,才能在長期的學習中得到不斷地提高和發展。
參考文獻:
俞益娟.淺談激情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成功,2009(11).
作者簡介:張生梅,女,1971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上坊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