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教學理論認為每個學生由于發展水平、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深刻上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正是學生間可以進行交往與合作學習的前提。
關鍵詞:英語教學;師生合作;生生合作
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間在學習上的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合作學習還能激勵學生個體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合作學習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智力、能力和社會情感的和諧發展,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培養了彼此間的合作與協作精神,有助于消除學生間的隔閡、歧視和冷漠。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綜合近年來對合作學習的研究發現,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是極其堅實和科學的,所涉及的內容也十分廣泛。因此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認知發展,并且還通過情意因素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以及非認知品質,即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方法
1.分好小組
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在組建小組時盡量使成員在性格、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4~6人組成,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等。而且不定期地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2.明確任務
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先要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用很短的時間,協調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在平時的學習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如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積極實踐、動手操作的習慣等。
3.進行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優生與學困生的關系,非但達不到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活動中,每人要各司其職。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組織者,使每個學生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三、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合作練習對話
學生學完一段對話后,一般要求他們分角色表演。這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往往自告奮勇承擔內容較復雜的角色,為了成功,他們勇挑重擔,而英語成績差的學生也敢于表演,美中不足的是英語能力較弱,但為了小組的集體榮譽,他們也不甘示弱,努力學習演好自己的角色。每個組員都在小組活動中充分發展了自己的語言能力。
2.合作聽寫單詞
學生在學習單詞時需要做大量的單詞聽寫練習,而且這種練習多數在課內進行。每次聽寫單詞時總會出現一小部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允許他們課后有重新聽寫的機會,由學習小組內成績優秀的組員幫他們聽寫,如果復習后重新聽寫得滿分,教師仍然要表揚他們,因為他們經過努力進步了。
3.合作玩游戲
游戲是英語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為了使教學氣氛活躍起來,教師組織游戲時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對抗賽,比賽時要記分,以決勝負。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精神,對他們發展與人的交往的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能根據課程主題自主地進行預習、學習,各小組在學習單詞、練習口語、自編對話、集體表演等方面效果較為明顯。增強了團隊意識、班級意識,學生的個體能力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尹洪佳.論合作學習教學在英語課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 2006(08).
作者簡介:戴平,男,1966年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重慶市綦江區中山路小學,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