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魯迅作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以民族興衰為己任,用戰斗的筆喚醒民眾,為中華民族的覺醒奮斗了一生。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奇俏瑰麗的語言,玄妙奇美的意向,讓我們獲得心靈和精神的慰藉。
關鍵詞:淺談;魯迅作品;“情”與“趣”
魯迅堪為中國文壇的大家,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或大學的課程,都有他的不朽篇章。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直以來就喜歡魯迅的作品。說來也慚愧,對他的所有作品并沒有全部細細品讀過,只是上學時在書本當中學到一些,然后就是從教以來教學生被選入教材的他的作品,其間便增添了對其作品更深層次的感悟。
今天我們學習選自他的散文詩集《野草》的《風箏》一文,重新喚起對他作品的再一次咀嚼與回味,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也仿佛使自己的內涵得到了新的提升。這勾起作者對往事的回憶,弟弟喜歡放風箏,而“我”卻認為那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當“我”慶幸破獲了秘密,決絕地踏扁弟弟精心制作的蝴蝶風箏,并傲然離開,留他一人絕望地站在小屋里。這一切多年以后的回想,清晰如昨,可見作者魯迅如父兄般的手足情,以致后來他的悔恨,在內心深處尋找補過的方法: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當會面時,再次把話茬引到此事,以求得弟弟的諒解時,弟弟的全然忘卻,使“我”再度陷入深深的自責而無法自拔。從作者的自省精神,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作品當中蘊含的“情”字。
魯迅那些回憶童年、緬懷師友、人情味濃的散文無不激起我們情感的共鳴,感受經典的魅力,一直伴隨我們的一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寫百草園的語句:“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的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痹佻F了在百草園的快樂童年生活,一幅童趣爛漫的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魯迅作品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奇俏瑰麗的語言,玄妙奇美的意向,不但讓我們獲得心靈和精神的慰藉,也讓我們在品讀語言文字時,將經典中的形象深刻在記憶里,把他對童年,對師長,對朋友那份摯情留在心間,更難得的是讓我們對語言文字產生了別樣興趣,讓我們一起走近魯迅,走進魯迅作品。
作者簡介:景巖紅,女,1974年2月出生,???,現就職于吉林省大安市海坨鄉第一中心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