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一個嶄新的時代,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全民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國家越來越富強,教育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也被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而農村教育也跟著時代的步伐邁向了新世紀。
令人驕傲和幸福的是如今的九年義務教育:教育教學管理科學嚴謹,師資配備合理,校園環境良好,學生免除了學雜費,免費向學生提供教科書,為住宿生提供補助,校安工程為學生蓋起了一棟棟新教室,一項項好的政策深入人心,讓生活在新世紀的孩子倍感幸福,這一切大家有目共睹,但作為一名在農村工作二十余載的教育工作者,認為如今的農村教育仍存在諸多弊病,有待改進和解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育教學設施閑置,使用率低
近幾年,上級教育部門為學校添置了微機室、多媒體室、科學實驗室,的確令人興奮,但由于學校校舍緊張,加上農村本身條件限制,許多教師不會使用,這些設備得不到充分利用,對教育教學發展沒有起到應有的推進作用。
二、教育教學模式依舊傳統,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不上
素質教育的口號已經喊了N年,每位教師都在提倡素質教育,雖然作業從評分數變成了評為優、良、中、差,學生園地也貼滿了紅花,但老師講課依舊以自己講為主,學生記不住的,就重寫N遍,直到記住為主,體罰現象也存在,這難道就是大家口中的素質教育嗎?城市學校每個班級都有幻燈設備、教學電腦,老師可以為每堂課制作相關課件,讓課堂變得生動、多彩,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可農村的孩子呢?從一年級到小學畢業,他們根本沒聽過一堂這樣的課,有幾張圖片,幾個教具算是最新鮮的事了,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
三、教師隊伍老齡化,教學方式、方法得不到更新
就我在的這所農村中心校來說,一共96名教師,年齡在30~40歲之間的有16名,40~50歲之間的有60多人。十年來,學校沒有進入一名年輕的大學生,這些老師多數都是高中畢業、中師畢業,他們一直用著多少年來的教育教學方法來教學生,外出學習聽課的機會少,自身知識的陳舊更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這樣的教師說會誤人子弟有點過,但限制了學生素質的提高,現在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擇校、擇師,是他們的權利,所以使現在的農村學生涌向縣城,造成生源流失,長此以往,后果嚴重,我們不能視而不見。
新世紀的農村教育存在的這些弊病,應該讓我們重視起來,要知道農村教育占據著整個教育的半壁江山,基礎教育得不到好的發展,談什么提高全民素質?希望將來的農村學校能為教師配備更好的教學設備、增加高素質的年輕教師,使教育教學得到真正的改革,教學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讓實施素質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話,讓新世紀下的農村教育不愧為這個時代的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