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教學生活化的價值觀念,論證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不同途徑。
關鍵詞:數學;價值;生活化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了這一點,要讓學生通過數學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從生活中挖掘出一些數學問題和一些數學上的規律和邏輯。并且讓學生能夠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解決問題,讓數學可以學以致用。
一、令學生體會小學數學的價值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通過將學生組織起來實現教學價值。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到數學和生活的關系,明白數學的本質來自生活,同時數學的作用是服務于生活。讓人們明白發展的道理。
所以,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注意將學生的一些令人熟悉的場景和讓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相結合,這樣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筆者在上到“三角形穩定性”這節內容的時候,向全體的學生提問:“為什么自行車的車輪是圓形而不是三角形?”“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而不是正方形?”這樣聯系生活實際的問題總會讓這個年齡的孩子興趣提到最高。所以教師應當在課堂之中多補充這樣的知識,讓學生的理解力和應用能力得到提升。
二、生活化的思考
首先教師的教育意識要生活化,這點十分重要。只有當教師注意生活,聯系實際,讓教學內容變得通俗易懂,讓教學從書本中走下來,走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其次是教師的教學評價必須要生活化,例如,在學生學習到數字時,出一些“接地氣”的問題。“我的年齡是___,我媽媽的年齡是___”。這樣能夠讓學生聯系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字。除此之外,教師的教學手法可以靈活使用,在方法的使用上,不斷地開放。不讓教師的思路干擾了學生進行自由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積極讓學生自己獨立地思考,獨立地完成作業。這樣學生在學生獲得成功后,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信心也會大大的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已經走在了貼近生活這個方向。只有在生活和數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學生才會親進數學,他們應用數學的意識才會在潛意識中增強,這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馬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之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2).
[2]葉亞軍,周虹,彭志敏.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文學界:理論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