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聲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學生的音樂潛能發掘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音樂要素和音樂規律,提高學生表現方面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但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學的時候越來越重視基礎教學,在聲樂教學中,視唱練耳也愈加的重要。所以,老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時候必須真正重視視唱練耳方面的訓練,將學生對視唱練耳的興趣培養出來,提高學生演唱方面的能力和綜合方面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聲樂教學;興趣
“視唱練耳”練習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聽”和“唱”。在音樂教育中,視唱練耳是其基礎課,對于音樂學習而言,無論是學生的學還是老師的教,無論是進行聲樂學習還是進行器樂的練習,視唱練耳的基礎都必須良好。而進行聲樂教學最重要的任務便是提高學生音樂方面的素質,將學生的音樂潛力發揮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音樂音響元素、表現規律以及音樂表現要素。并且,聲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樂感和音樂表現方面的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進行音樂審美,進行音樂的駕馭和表現。筆者從事多年音樂教學,在進行教學實踐的時候也真正的認識到了視唱練耳是歌唱的基礎,在音樂教學中非常的重要。并且視唱練耳練好還能夠讓音樂教學的效率更高。
一、在發聲練習中培養小學生對視唱練耳的學習興趣
一般情況下,一節聲樂課包含了發聲練習和歌曲學唱兩個重要的部分,在這兩部分中,視唱練耳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進行發聲練習主要是通過輔音和元音進行高音的表達。發聲練習也是聲樂教學的一個重要基礎,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聲樂方面的一些技巧,比如說音色、音域、發聲位置以及換聲點等等。例如,在學唱歌曲之前,老師安排上行音階和下行音階的模唱練習;或提取歌曲中某個適合練聲的樂句來做發聲訓練,并在聲訓中解決歌曲的重難點。在一次公開課教唱歌曲《清晨》中,教師這樣說:“有一天早晨,我打開窗戶聽到一個聲音。”教師邊播放《清晨》背景音樂伴奏,邊唱發聲練習曲‘呼——沙沙沙,沙沙沙……’感受清新優美又快樂的早晨。氣息練習“呼”,通過對清新優美的晨景描繪,自然解決了氣息練習和發聲練習,同時也為后面的二聲部演唱作有效的鋪墊,學生興趣很濃。教師把枯燥乏味的發聲練習變成了一個非常優美快樂的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體驗音樂帶來的輕松快樂的情感。
二、在學唱歌曲中培養小學生對視唱練耳的學習興趣
在聲樂教學中,學唱歌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包含了對歌曲以及旋律這兩個部分進行處理,其中處理一部完整新作品的旋律,實質上便是對若干個樂句進行試唱,在聽老師進行翻唱或者是聽其他同學進行作品演繹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視唱練耳能力。在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的時候,學生應該掌握進行表現記號處理的辦法,這對學生進行完整聲樂作品的演繹是非常重要的。
當教唱歌曲時,教師要層層遞進,在初聽歌曲、再聽歌曲和復聽歌曲中,對每一遍聆聽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熟悉歌曲旋律并感知歌曲節奏。讓學生在多聽練耳的基礎上熟悉歌曲旋律,能感受出歌曲的節奏、情緒、速度等。這樣學生在視唱曲譜的時候就會降低難度,重難點處樂句教師可以多彈奏幾遍,讓學生反復聆聽節奏和音準。
通過對比欣賞聆聽,結合歌詞意境,幫助學生感受體驗歌曲輕快活潑和優美舒展等情緒。同時,發揮自身特長,運用肢體語言、手勢和簡筆畫圖形譜等來幫助學生理解音高的變換、旋律的走向以及歌曲所表現的意境,有效地解決歌曲音程大跳、音準等歌曲難點。例如,有位名師在上《柳樹姑娘》這一課中,一棵柳樹將學生帶到了婀娜多姿的江南,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音樂的情緒中,用下垂的柳枝表示A部分的四個樂句,有舒暢愜意的感覺,枝條上的三片柳葉為同音支聲部伴唱聲部,給人靈動、歡快的感覺。圖形譜中展示的強烈藝術感染力觸動著學生的每一個神經,克服了歌譜教學的枯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在節奏練習中培養小學生對視唱練耳的學習興趣
視唱練耳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聽覺,使學生能辨別音的高低、長短、音色、節拍和調式調性,以增強他們的音樂記憶力,訓練學生的讀譜能力,使他們在接觸豐富的音樂語匯時,培養其節奏感、音高感和音樂感知力。
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是骨架,是音樂的脈搏。節奏在音樂表現中具有極重要的意義。任何音樂都有鮮明的節奏,節奏訓練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音準與節奏一樣,是聲樂演唱的最基本要求,是學生學好音樂的首要條件,是音樂的基礎。如,在教學《故鄉的小路》這一課中,讓學生聽辨歌曲節奏,并能聽出變拍子。教師把歌曲的基本節奏型提出來,讓學生在聽聽、拍拍、念念中熟悉歌曲的主旋律節奏。
四、在歌曲演唱處理和創編歌曲中培養小學生對視唱練耳的學習興趣
聲樂作品是以樂譜的形式記錄下來的,這種聲音符號本身并不能使人獲得審美體驗,必須通過表演這個中間環節,聲樂作品才能傳達給受眾。而將譜面上的音符變為富有生命的實際音響,是一個必須有表現力與創造力參與的過程。聲樂表演往往被稱為二度創造,因此,培養學生的表現力與創造力是聲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而視唱練耳訓練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與創造力。
在歌曲演唱處理和創編歌曲時,有些歌曲教師可以在樂句尾聲加入節奏伴奏或伴唱,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豐富和表現歌曲,從中感受到音樂豐富的表現力,享受音樂學習帶來的快樂。不同的音樂作品,或者某一個音樂主題都能激發起人們內心的音樂表現力,喚起人的一種內在的音樂感受能力,使人思維活躍起來,激發其創作的欲望。
綜上所述,視唱練耳貫穿于聲樂教學全過程。良好的視唱練耳訓練有助于改善學生的節奏感、音準和音樂表現力,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音樂記憶力和創造力。教師培養學生在聲樂教學中對視唱練耳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王章偉.視唱練耳學習中緊張心理成因分析及對策思考[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6(02).
作者簡介:李晶晶,1982年8月7日出生,本科,就職于浙江省臨海市哲商現代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和課外器樂教學。